为有效利用学校、家庭中的废旧物品美化校园环境,提升全校师生环保意识,锻炼学生的创意设计与动手实践能力,近日,曙光中学开展了“废物利用,变废为宝”活动。
经过前期的大力宣传和同学们的积极配合,“废物利用,变废为宝”活动于4月22日正式拉开帷幕。利用“五一”休假时间,孩子们积极发挥想象,用灵活的头脑和灵巧的双手,将平时丢弃的不起眼的各类废旧物品,制作成一件件生动的宝贝。瞧!各种废弃的塑料瓶、废纸盒和各类食品包装盒等材料,在大家的手中变为了鲜花、投篮器、秤砣、笔筒等多种美观而实用的环保作品,那些废弃物品也重获生机。
评委老师们从环保性、实用性、美观度、创意性、科学性等方面综合考虑,评选出了一二三等奖作品。
秤(方羽昊)
作品简介:做这杆秤的契机在于那时想称一点东西,刚好爸爸手头上有一些黄铜的边角料,丢之可惜,便拿来与旧筷子结合,利用小学科学老师所教的杠杆原理制成了这杆秤。秤的误差在0.5克以内,有了这杆秤,今后家里想称小物件就相对方便,省时又高效。材料方面,除了铜和筷子,还利用以前吃过的腐乳的铁皮盖子,以及从旧毛衣上拆下来的棉线,整个秤由可回收材料制成,更有利于垃圾分类和资源回收利用。
钢琴笔筒(王诗韵)
作品简介:钢琴笔筒的主体部分由废弃的棒冰棍拼接而成,琴键和脚踏板用黑色马克笔加以渲染,木凳高度恰当好处,而底座采用了一个废弃的夹板形成一个整体,整个作品用废旧木质品制成,环保简洁,视觉效果上有着工艺品般的精致,赏心悦目。
创造理念:动手前思绪万千,落笔时夜伴星月,旋律是为谁谱写,音符跳动于指尖。
投篮机(柯昱泽)
作品简介:作品主要用瓦楞纸板、瓶盖、橡皮筋、纸杯等身边常见的废旧材料组合制作而成,成本较低,比市场上的玩具更环保、更安全。此玩具有六个小篮筐、一个发射台,小球可以从发射台弹进篮筐,从斜坡上滚下来回到小槽里,操作性强,又有挑战性,可激发玩者的探索兴趣,体验成功的快乐。
落花(张颖玥)
作品简介:环保创意作品《落花》的原材料取自于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废旧物品:硬纸板、旧麻线、碎布花边、开心果壳、枯树枝、一次性纸杯等。制作方法简单易学:长方形的硬纸板粘贴缠绕上旧麻线为底板,四周配以碎布花边。用开心果壳拼粘成花型,把花粘在枯树枝上,做成“枯树开花”造型。把一次性纸杯对半剪开,做成花盆,一起粘牢在底板上,即可完成一幅手工装饰画。
创造理念:该作品取材容易,充分利用废弃物品,制作简单,同时也锻炼了动手能力,开发美学创作思维,充分体现了环保废物循环利用之理念。
叹息(王誉睿)
作品简介:“胡子”用废旧麻绳拆开来所得的细丝,“鼻子”采用大块的废木料直接切割而成,“眼睛”与“嘴巴”用废旧纸片制成。
创造理念:想利用废物做一个感慨环境被破坏的老人头像,以此表达人们对洁净环境的渴望。
抱枕(应欣洁)
作品简介:作品由废旧牛仔裤制成,制作过程较为简便,先将牛仔裤裁剪,缝制成猪的形状,在里面塞上一些棉花和棉絮,在外面用卡纸、纽扣和蝴蝶结进行装饰。可用做休息时抱枕,也可作为家中装饰,外形美观且环保实用。
焕彩(周子人)
作品简介:将麻线交织缠绕,铅丝攀扎椎体,灯带环绕并自然垂入,整个灯体呈现出稳定挺拔的视觉效果。开灯,灯光以8种不同点的形式跃出,灵动、自然、极富韵律,给人无限遐想:繁星点点、银河、瀑布……让人们在光与影的色彩旅程中寻找情感体验,享受着沐浴在灯光里的美好记忆。
创造理念:《焕彩》将废弃的麻线、铅丝和灯带巧妙地设计成一个台灯,告诉人们——废弃的物品并非毫无价值,只要给予它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