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雪芹在《红楼梦》里写:“洞明世事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多少年过去了,这句话依然有着深刻的意义。
在这个错综复杂的交际社会,待人接物周到、拿捏得准交际分寸感的人最能吃得开。
一个人能否在社会上立足,取得什么样的人际关系,取决于TA是什么样的人,又是如何待人的。
己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人际交往这门情商课,值得我们一生来学习。
不逞利口,不论人短
语言是一把利刃,如果不好好加以使用,很容易伤害到他人。
爱逞利齿、论人长短、摆弄是非的人,通常最不受人待见。
相传明朝皇帝朱元璋,小时候生活很是清贫,在家族中排行第八,因此得名“朱重八”。
那时他有两个很要好的小伙伴,名叫张三、李四,三个人从小一起乞讨,感情深厚。
后来朱元璋做了皇帝,张三和李四便想顺着这根“高枝儿”,讨个一官半职的。
于是张三便来到京城,在见到朱元璋时激动万分,哭喊着连呼“八哥”,朱元璋十分不喜这称呼,但是念在两人是儿时好友,还是回了一句:“别来无恙?”
谁知这张三管不住口,大呼朱元璋现在可真威风,还把朱元璋小时候放牛挨地主鞭子、要饭受到辱骂、在地上捡掉了的豆子吃的事情一个劲儿的都抖搂了出来。
朱元璋这时已是九五之尊,身份不同往日,听到这番“揭短”的言论气急了,便下令将张三斩了。
过了几日,李四也来京城求见朱元璋,朱元璋同样以“别来无恙”四个字问询。
可这李四却是以和张三完全不同的回答方式来应答的,既文雅又含蓄,朱元璋很是开心,李四也因此得了一官职。
为人处世第一准则,当是谨言慎口,万万不可忘记“祸从口出”的道理。
逞一时口舌一快,揭他人背后之短,实在是情商很低的做法,不但会给他人造成难堪,而且也会使自己陷入尴尬的境地。
《弟子规》有言:
“人有短,切莫揭;人有私,切莫说。”
待人接物,应当以让人舒服为准,万事以大局为重,不要把无礼当做耿直。
更不要图一时的解气,逞一时利齿,却得了个长久的后悔。
小处糊涂,大处精明
说到精明,人们总会想起《红楼梦》里“机关算尽太聪明,反送了卿卿性命”的王熙凤。
其实王熙凤的情商不可谓不高,她有着惊人的治理家事的才能,八面玲珑,能够轻松应对各色人等,但是却倒在了自己的小聪明上。
老话说得好:
“大智大谋者,小事糊涂。”
说的便是有大智慧的人,懂得在小处糊涂,在大处精明。
孟子曾有一弟子,名叫盆成括,这人极其聪明,有才气,但也正是因为头脑太过聪明,所以不能踏实悟道,喜欢耍小机灵。
因耐不住读书的寂寞,辞别孟子,去了齐国。
后来他真的凭借聪明做了官,有学生把这消息告诉了孟子,孟子却断言盆成括死期将至。
学生十分不解,问孟子为何这样断言,孟子说道:
“盆成括这个人有点小聪明,但小聪明不能称为智,充其量只是知道一些小道末技。小道末技可以让人逞一时之能,但最终会祸及自身。”
后来真的有噩耗传来,盆成括被人杀死了。
做人不能靠小聪明,就算赢一时之利,也得不到什么真正有利的东西。
适当吃点亏,在小处糊涂,在大处精明,才是为人之道。
与人交往,靠的是真诚的情感和诚挚的交流,在交际中处处使“小聪明”,只会让人感到这人奸猾狡诈,进而想要远离他。
《清平乐》里,当曹皇后发现自己的婢女与官家身边的人有私交时,果断决定将婢女送出了宫。
于婢女而言,她没有过多追究,也没有利用她们打听前朝消息和管家行踪,这一解决方法看似是“糊涂”应对的;
但于大局而言,她这一举,将“乱政”大计扼杀在襁褓中,不可谓不聪明。
正是这该糊涂时糊涂,该聪明时聪明的本领,才让她在宫中受到一致尊崇。
真正聪明的人,懂得什么时候敛藏锋芒,什么时候将聪明展露在刀刃上,与人交往,切不可太过精明。
凡事有度,分寸在心
待人接物,讲究凡事做得恰到好处,在心里有一杆秤,分寸才不会乱。
古训讲得好:
“出言有尺,嬉闹有度,做事有余,说话有德。”
人生这条小船,是由自己掌舵的,唯有心里有一把尺,凡事有度,分寸在心,才能在人际交往中维护关系的长久稳定。
三毛曾在书里写到,她在撒哈拉沙漠居住时,与邻居们相处甚好。
在这些邻居中,有一位名叫姑卡的女孩,与她尤其要好。
但正是因为二人关系越来越好,姑卡开始有一些很是越界的行为。
比如她总是径自拿走三毛家里的东西,一声招呼也不打。
有次甚至把三毛的高跟鞋擅自拿给自己妹妹穿,鞋子被还回来时都变得破破烂烂了。
三毛觉得姑卡的所作所为实在是过分,对姑卡大发脾气。
姑卡没有分寸的行为和对关系没有尺度的把握,让两人闹得很不愉快。
与人交往,切记讲究分寸与尺度,恰到好处的言语与行为,才能让彼此都舒服,关系自然也会更稳定而长久。
著名学者周国平先生就曾说到:
“分寸感,是要站在更高的角度,清醒认识自己的位置,然后做出合适的举动。”
待人接物,要进退自如,不要过分高估自己的位置,也不要轻视别人的位置,给彼此留出适当的距离。
对已、待人、处世,都应该把握分寸,一个人的所作所为,即使没有他人特别注意,也一定要用在自己的内心的“尺”去度量,做到适当、适度与适宜。
“适度”的人生,路才会越走越直,越走越宽。
人格独立,内心强大
著名的英国女首相,“铁娘子”撒切尔夫人,在她仅有5岁时,父亲就教导她:
“凡事要有自己的主见,用自己的大脑来判断事物的是非,千万不要人云亦云。”
他还格外注重培养撒切尔夫人“严谨、准确、注重细节,对正确与错误严格区分”的独立人格。
在撒切尔7岁时,父亲就带她去图书馆,广泛涉猎人物传记、历史和政治书籍,让她学习优秀的人身上的品格。
在家里,父亲会有意和女儿就各种问题进行辩论,以培养她独立思考的能力。
正是因为从小到大,父亲对于她独立人格的培养,才使撒切尔夫人成为世界瞩目的女政治家,人人赞叹的“铁娘子”。
在人际交往中,或许每个人都会有自己交友的喜好,但有一类人,是所有人都会欣赏的,那便是人格独立、内心强大的人。
这样的人,独立、自信、有担当,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能勇敢面对,不惧困难。
在与人交往中,既不依附于他人,也不吝于自己的善意。
并且内心强大的人,通常是温柔而坚定的,无论面对什么样身份的人,都不会改变自己的态度,最值得交往。
车尔尼雪夫斯基曾说过:
“没有完全的独立,就没有完全的幸福。”
一个人,只有自己独立了,拥有强大的内心,才能在一个人的时候爱自己,两个人的时候做彼此的支撑。
无论什么时候,都可以是一个强大的、独立的个体,去面对人生任何一种可能,去处理人生任何一种关系。
待人接物讲究的是以真心换真心。
不逞利口,不论人短;小处糊涂,大处精明,方得“信”;凡事有度,分寸在心,人格独立,内心强大,方得“义”。
古语有云:
“人之相随,随于义。”
拥有“信义”之人,才能在人生这条路上,得道多助,畅通无阻。
愿大家都能成为这样的人,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