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九月,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最难就业季”。
据教育部统计,0届高校毕业生总规模万人,再创历史新高。年年高喊最难,其实没有最难,只有更难。
图源:Unsplash颇受毕业生青睐的互联网大厂多会在这个月(甚至更早)启动0届校招提前批。
据58同城发布的《0年高校毕业生就业报告》,IT/通信/电子/互联网(占比9%)是最受毕业生欢迎的行业,其税前薪资水平(元)也是最高的。
由于经历特殊,我有幸参与了0届校招以及社招。本科毕业后,我做过几年产品管理工作,然后辞职出国读研。
00年回国,随后开始找工作。在此,复盘了自己去年的经历分享出来,供那些有志于从事产品岗的同学参考。
0
从0面试到CEO64分钟面试概括来说,我找工作的经历极其曲折。
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主要投递了数据分析和项目管理岗,0面试;
第二个阶段,主要投递了产品岗,先后进入了下表所示的34个公司的面试环节。
图源:原点折射在第一阶段,主要投了数据分析和项目管理岗。
目的是想拓宽能力边界;读研前,做的是产品管理工作,需求分析、项目跟进、数据分析等工作内容都涉及过。
那时觉得产品岗的职责宽泛,学到的技能多却样样不精通。
于是,冒出了个想法:专门做一两年数据分析或项目管理,以间接提高做产品的能力。
血淋淋的一通碰壁后,我认识到这个想法不实际,并返投产品岗。
现实是:大厂在招数据分析师时,更喜欢代码能力强的同学;在招项目经理时,则更青睐有多年研发经验的人。
而我虽然在以前的工作中,涉及过这两块,却都不精通,简历关都过不了。于是,转投产品岗,陆续收到多个公司的面试邀请。
这其中有几段挺有意思、收获很大的面试。
流程最短的是序号8的某制造业公司。
HR把我的简历给到老板后,他对我运营商+辞职出国读研的经历很感兴趣,本人直接、亲自面了00分钟,并当场给我发了薪酬蛮不错的offer。
钱很重要,但钱不是一切。尽管待遇还可以,但公司所处的赛道跟我的职业规划不太符合,最终决定不加入。
时间最长的是序号3的某雇主品牌创业公司,在经历了业务面(63分钟)、HR面(54分钟)之后,CEO花了64分钟跟我交流。
CEO发现我性格里有种长期主义倾向后,特意拿出电脑向我展示,公司的价值观是“成就他人、挑战新我、拥抱变化、长期主义”。
企业招人的最高标准是价值观一致。
小结:调整定位,并持续迭代后,我实现了从数据分析、项目管理岗0面试,到产品岗CEO64分钟面试的转折。
0
一条考核公式每次面试结束后,我们都关心的问题是:是否通过了这一轮考核?能否拿到offer?
有些表象可以帮助判断是否通过了面试。
比如,面试时长是否超过30分钟?
面试官是每次都耐心听完自己的发言,还是经常打断自己说话?
最后的提问环节,面试官是比较详细地解答,还是三言两语带过?等等。
图源:原点折射
但这些都是表层的迹象。
说到根本,我认为,有这么一条考核公式决定着候选人能否通过面试并拿到offer。
即面试分值=50%*经济学衡量+30%*心理学影响+0%*表演学包装。
当这个分值超过企业的及格线时,候选人通关;反之,当低于及格线时,gameover。
面试官心里会有杆秤,估算着每一个候选人假设入职,能在多短时间内做出多大的业绩?
时间乘以业绩换算出来的效益,能否覆盖企业为了聘用他而支出的人力成本?
经济层面的衡量是最核心的。在充分竞争的市场环境中,大多数招聘决策是以理性为基础的。
但面试是个有趣、复杂的互动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心理学因素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面试结果。
比如,首因效应。候选人在开门、入座、打招呼等方面,给面试官留下的第一印象,可能会影响面试官的判断。
图源:原点折射(网友总结的招聘黑话)
此外,面试双方都会包装自己。
候选人为了拿饭碗,在合理范围内美化自己的过往业绩,用目标公司的行话来重新讲述干过的活。
这是情有可原的。而一个合格的面试官也会拔高公司的形象,把好的突出,把不好的从乐观主义的角度来描述。
对自身进行包装是找工作时很常见的一个动作。善于包装的人,能把自己卖出一个更好的价钱。
总结参加过的5场产品岗面试,我提炼出的最高指导原则是:把自己当成一款产品来打造,提高核心竞争力是做产品的关键;
此外,也需要适当学习一些心理学和包装技巧。
03
五类面试问题面试官提什么问题,既有面试评分表或者企业招聘制度指导,也会受面试官个人判断影响,还是受现场互动影响。
一般来说,一场产品岗面试会涉及个人履历、过往工作、项目考察、情景模拟、职业认知等部分或者全部问题。
.个人履历首先,95%以上的面试是从对个人履历的提问开始的。典型的提问方式是,让我们做个简单的自我介绍。
偶尔在复面中,面试官刚进来,还没想好要问啥。
这时,我就主动打破沉默,“要不我先做个自我介绍吧”,得到面试官点头同意后,就简单说说自己。
做自我介绍时,不要自嗨,别沉浸在自己的视角,讲太多自以为的亮点,而是注重用户需求导向。
在面试准备阶段,就要研究岗位JD,分析公司的招聘需求。
如果有可能,就找到行业人士甚至在目标公司上班的员工,问问这个岗位的重点需求。然后,再贴近公司的需求,针对性地调整自我介绍。
比如,在参加编号7的某海外智能柜创业公司的面试时,我重点讲了自己接触过的某智能柜物联网集成项目,引导面试官多提问这个需求,促使面试官形成我有过相关经验的印象。
而在面试鲸准时,由于事先了解到这家公司提供数据可视化产品,因此,我重点介绍了做过的某数据大屏项目。
小结:面试准备阶段,就要分析公司对于该岗位的痛点需求,并对应地调整自我介绍,引导面试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