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上了学之后,很多家长发现,平时在家里“天不怕地不怕”的“小霸王”,在老师面前却听话得像个温顺的小绵羊,“老师说……”“老师让……”成为孩子的口头禅。
为什么孩子不再听自己的话,却把老师的话当做圣旨,这是很多家长心中的疑问。
学校中有明确的规则,而家里没有
孩子更愿意听老师的话,因为学校环境中有清晰明确的规则。
有了规则,孩子心中就像有了一杆秤,知道什么事能做,什么事不能做。
恰当而明确的规则并不像家长想象的那样会“捆绑”住孩子,让孩子有束缚感,反而会让孩子更有安全感,因为有了规则的孩子就像走在有栏杆护着的桥上,孩子知道栏杆在那,只要不越界,就不会“掉下去”!
而我们很多家庭,父母为了让孩子快乐自由长大,对孩子的行为很少有明确具体的约束。
孩子的行为没有一个具体的参照标准,就容易失控。
一些在父母看来很出格的行为,孩子很可能不以为然,因为他们在家里从来没有“格”的概念。
这个时候,父母对孩子的“失控”行为说教再多,孩子也听不进去。
其实,明确而具体的规则比苦口婆心的说教更省事、有效。
正所谓,“家有家规”,家长应该和孩子商量着制定一些行为准则,写在纸上,贴在家中显眼的地方。
如9点前必须上床睡觉、玩完玩具必须自己收好放回原来的地方、电视只有周六周日可以看30分钟等等。
幼儿园、小学阶段,正是孩子习惯养成的关键期。
这一阶段用规则严格要求孩子,让孩子养成好习惯,后面就可以逐渐放手,不需要规则的约束,孩子也会自觉调整行为。
老师能严格执行规则,而家长容易心软
有了规矩,还得有原则地执行才能真正起到作用。
在学校中,老师会严格执行规则,不会随意妥协更改。
比如学生上课不认真听讲,不按时完成作业,打架生事等,老师都会根据规则给孩子相应的惩罚或批评;
而谁上课积极回答问题、按时完成作业、主动帮助其他同学、学习有了进步等,老师会及时给予当众表扬或发小红花、增加积分等正面的反馈。
老师奖惩分明,看得到学生的问题,也懂得欣赏学生的优点,因此能够在学生心中能够树立起威信,学生自然愿意听从老师的话。
而反观我们的一些家长,对孩子时常没有底线。
即使制定好了规则,孩子一旦犯了错,哭闹或撒娇一下,就容易心软、妥协,心里想着:“孩子应该知道错了!”“下次不听话,我再狠狠地罚!”。
殊不知,下次这样的场景还会重复上演。
家长一次次对孩子的心软,渐渐让规则失去原本的效力。
一次次妥协的家长,说出的话在孩子心中也渐渐失去分量。
最终,家长发现孩子越来越不听自己的话了。
还有一些家长,孩子表现得好,但并没有按照当初的约定,给予孩子及时的奖励。
这样的家长,也容易在孩子面前失去信用。
下次,你再跟他说些什么,他很可能不会再听、不会再相信。
因此,家长想要让孩子听自己的话,需要在孩子面前,通过有原则地执行规则,建立好威信:
奖惩分明,孩子做得好,要及时肯定、鼓励孩子;孩子做的不好,要让孩子心甘情愿接受惩罚。
老师更能控制情绪,而家长容易情绪失控
很多情况下,越是对待亲近的人,我们的言行越是容易失了分寸。
在家庭里,孩子一旦出现什么问题,家长常常会因为对孩子的过度关心、焦虑,而情绪上头。
“跟你说了多少遍了,你怎么就是不听!”
“你怎么这么不听话啊!”
本来还是理智地说教,说着说着,越来越气,就变成了大吼大叫。
孩子被家长的情绪带着走,或委屈的哭,或叛逆的闹,最终情绪化负面地影响着家长和孩子。双方不能有效沟通,不但孩子身上的问题解决不了,亲子关系也会受到损伤。
亲子关系不好了,以后,家长再对孩子进行教育,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而老师在对待学生时更加理性。
老师的职业素养让老师在面对学生的问题行为时,也能较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
一个学生犯了错误,老师不会不分青红皂白地指责,而是会耐心、心平气和地和孩子沟通,了解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
老师平和的情绪,让孩子不会有紧张、胁迫感,孩子更愿意放下戒备,说出自己的心声,也更能听进老师的话。
因此,我们的家长,想要孩子听自己的话,首先要做的就是在孩子面前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即使孩子再小,也要把他当做平等独立的个体,平等沟通,懂得倾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