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得一见慈溪老人收藏600多杆大秤,最

作为一种称重器具,木杆秤的制作与使用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千百年来,它为人们交易货物提供依据,促进商贸繁荣,也展现了中国农耕文化与商贸文化的丰富内涵。在慈溪市周巷镇大古塘村,62岁的张永新收藏了多杆木杆秤。走进他家,仿佛置身于一座小型杆秤博物馆。“这些杆秤长短不一、大小各异,历史最久的有多年。”张永新说,他收藏的木杆秤许多都刻有人名,不同的杆秤都配有不同重量的秤砣。20世纪80年代初,张永新开始收藏木杆秤。“有的杆秤是我从农户那里收来的,有的是从古玩市场淘来的,最贵的要元,最便宜的也要五六百元。为了收藏这些宝贝,我跑了省内外不少地方。”他告诉记者,保存越好的木秤杆收藏价值越高,“因为是旧物,它们有的没有秤砣或包边,需要进行修复,用金属片包好,配好秤砣。”在张永新藏品中,历史最悠久、称重力最强的古秤是他从绍兴收来的。它有多年历史,材质为黄花梨木,长2.2米,最大能称重公斤,秤砣为石质。“旧时的木杆秤制作,原料多采用红木及其他优质杂木,再配以铜皮、生铁等,所以其制作要求严格而精细。”张永新介绍道。以前,制秤是一门手艺,有专门的作坊,不少店铺的杆秤都是根据自身需要和财力量身定制。“木杆秤需要承重,所以对秤杆的材质要求很高。好的秤杆外表细腻光滑,做工讲究。”张永新告诉记者,制作优质木杆秤,通常要经历装配校正、起花分量、补心上油等多道工序。看起来大同小异的木杆秤,如何区分制作年代?张永新说,杆秤一般由带有秤星的秤杆、秤砣、提绳等部件组成。早前秤杆子一头的“提手”用麻或者牛皮做成,后来用金属直接固定在秤杆上。“有没有‘包头’,也是判断其年代远近的一个重要因素。”他说,旧时,秤杆子两端没有包金属保护壳,有的会在杆子上刻上图案。在张永新看来,每人心中都有一杆秤,懂舍得,知轻重。“随着计量工具的推陈出新,木杆秤逐渐退出历史舞台。现在,人们很少见到它们的身影。”他说,木秤杆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是中国商业发展的缩影,通过它可以让年轻人更好地了解中国历史文化。编辑:龚一鸣本文来源:甬派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pz/6836.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