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像赶圩时买卖交易,余粮买卖、家畜(头牲)的买卖等要称量过秤,称就成了生活中的必需品。
据古籍记载,木杆秤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以前,它不叫秆秤,叫权衡,所谓的“权”就是秤锤,“衡”即是秤秆。
传说陶朱公范蠡,受打水的横杆启发,发明了木杆秤。他以北斗七星、南斗六星和福禄寿三星共十六颗星星为记,在秤杆上刻制十六颗星花,所以称为十六两制秤。
称杆有骨杆、木杆、金属杆(铜杆、铝杆);秤砣有石砣、金属砣;提绳有二提绳、三提绳。
计量单位的演变,由夏商时期使用铢和两,发展到周朝时期铢、两、金、均、石(二十四铢为一两,十六两为一斤,三十斤为一均,四十均为一石)。
直到解放后,为方便买卖双方计算,才改为十两为一斤。近年,又采用国际通用的千克计量。
制作木杆秤是一门精细手艺,所有程序加起来有三四十道。选料、画刻度、上色…每一道都得小心谨慎,因为稍有闪失,秤就会出现偏差。
做木杆秤选用的木杆,一般用硬木,纹路要细腻且木质坚硬,花梨木、红木等都是上等的材料。
选好的本材经过凿、刨的处理后,变成了笔直且又长又细的椭圆柱体,再用细纱布沾水后将其打磨光滑。
木杆两端套上铜皮后,秤杆便出现其维形。秤杆一般做成一头粗一头细。
接下来的工序便是制定重量刻度计,在打磨好的秤杆上先用墨线画一条直线,挂上秤盘后定支点,用砝码校验,这是一个极为细致、精确的过程。
弹线定星位是做杆秤的关键程序,墨线直、星位准是起码的要求。
一杆承受15公斤的木杆秤要钻将近个秤孔,这道程序要极具耐心,稍有疏忽就会戳穿木杆而前功尽弃。打好木杆秤的秤孔,再交细铜丝插入秤孔中,剪断、锉平,用锤子敲打铜丝后,突出的铜丝就陷入到秤孔里,也叫秤星。
制作木杆秤的最后一道程序是上色,先用青矾水做底色刷在秤杆上,然后再用中药“五弟子”汤反复刷在秤杆上,此时黄褐色的秤杆就变成了褐黑色,银色的星点变得很显眼,最后在秤杆上涂上蜡油,至此,一杆木杆秤才真正做好。
然而,随着电子秤大行其道,制作木杆秤这一传统老行当,逐渐消失在我们的视野中。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