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不下心中那杆秤嵊州市六旬老人陈立军坚

戴上老花镜、拿出木杆、压钻、割刀等工具,在嵊州市金庭镇华堂村经营秤店的陈立军,又坐在店门口,开始制作一杆新的木杆秤。“村里有人过几天要搬家,特意来定了这杆秤,放在家里代表称心如意。”随着电子秤的普及,木杆秤市场越来越小,做定制的更是少之又少。尽管常常几天没有一笔生意,但今年已经62岁的陈立军,仍在孤独地坚守着制秤技艺。从“高收入行业”到“勉强糊口”在陈立军年轻的时候,“秤”是生活中的必需品,乡间也有“秤心如意”讨口彩的民俗。当时的秤匠更是一个让人艳羡的行业,于是他在退伍后,第一时间开始学习制秤技艺。然而,杆秤制作绝非易事。刚开始接触杆秤制作时,陈立军也吃过不少苦头。因为不懂得怎么用力,刨杆刨一个多小时是常态,常常刨到手指生疼;点“秤星”的时候要钻孔,稍不留神就会戳到手指流血。“我曾经五个手指都贴上了止血贴,切线的时候也被切到过手。”而在有的时候,因为一道工序的失误,整把木杆秤就得从头再做。“制作木杆秤是门精细手艺,道道工序容不得半点马虎。”尽管学习过程很辛苦,但陈立军却渐渐地迷上了这门手艺。一年多之后,他顺利出师,成为了一名可以独挡一面的秤匠。凭着精湛的技艺和诚信的理念,陈立军在手工木杆秤行业渐渐打响了名声,不少人慕名找上门。“当时每天晚上都要加班,一天起码要做3、4杆。”回想起当年,陈立军颇为自豪地告诉记者,他曾经从事的也是“高收入行业”。然而,当陈立军这些手工秤匠还在埋头细作时,古老的计量行业悄然发生着具有革新意义的变化。年左右,电子计量设备诞生上市,手工制秤开始渐渐退出历史舞台。“当时那批秤匠,大多都转行了,只有我还在干这一行。”陈立军对记者坦言,如果仅靠制作木杆秤,连要养家糊口都成了难题。为此,他不得不在华堂村开了一家秤店,维持生计。没了市场仍舍不得放下手艺在陈立军经营的秤店里,前半部分是琳琅满目的各式电子秤,而在后面,则密密麻麻地挂满了各式各样的木杆秤。“这里的每一杆秤,都是我一把把亲手耗时耗力打磨出来的‘精品’。”陈立军说,要完整地制作一把木杆秤,要经过“打眼”、“校秤”、“量步”、“锥星”、“打包头”等总共十几道工序,步步都得谨慎,容不得丝毫偏差。说罢,陈立军从工具架上抽出一根一头大一头小的秤杆坯子,用工具熟练地反复刨了起来,并不时拿起来凑到眼前细细地观察。“秤杆一定要刨圆,秤的时候才能准确。”陈立军说,手工制木杆秤非常考验耐心、专注度和准确度,稍不留神就会出错。尽管已经做了40多年的秤匠,但钻眼、钉“秤星”这一道工序,仍是陈立军眼中最难也是最重要的一道程序:先在秤杆上从前端到末端划一条直线,然后按规定标准,在直线上钻小孔,在孔上插入细软铝丝,用钉秤特用的“快刀”割断铝丝,然后轻轻敲一下,便在秤杆上留下了“秤星”。像一杆承受15公斤的木杆秤要钻将近个秤孔,整齐的秤孔打好后再将直径半毫米都不到的铝丝插入秤孔,并迅速用刀子割断铝丝,称为“秤星”。而这几百个秤星,需要几百次穿插、剪断、锉平。“这全凭手工,需一气呵成,每一道工序稍有闪失,就会前功尽弃。”陈立军说如果钉出的秤星不直,就会直接影响到秤的准确度,那么这杆秤也就报废了。虽然现在用木杆秤的人越来越少,陈立军却也没放下手艺,甚至还改变了做秤的木材和秤花的用材,做起了“精品秤”。“以前是一天做3、4杆,现在3—5天才能完成一杆。”陈立军说,曾经的普通木杆现在变成了红木杆,秤星也从铝丝换成了银丝,秤花的用材也从铝片换成了铜片,甚至还雕刻上了花纹,而这些从设计到制作全由他一人精心细细打磨完成。“这些年生意虽然一直都在走下坡路,但这门手艺我还是要做下去,一直到我做不动的那天。”陈立军说,眼下,他年纪大了,眼睛也花了,最迫切的愿望就是有年轻人来学习,将这项千年的制秤技艺传承下去。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gx/7154.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