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杆秤一把尺,到一块屏幕一条网线

第届广交会今天落下帷幕。65年前,28岁的梁永淞以外贸业务员的身份参加了首届广交会,开幕当天陪伴他参会的,是一杆秤一把尺。一杆秤,标刻着中国商品闯市场的分量;一把尺,丈量着中国经济走出去的步伐。年,新中国为了发展对外贸易,换取国家建设急需的外汇,在广州举行了首届广交会,第一年就成交了万美元,占当年全国创收现汇总额的20%。此后,广交会迅速成为中国出口创汇的主渠道,开辟了一条中国与世界交往的通道。广交会第一代外贸员梁永淞这一年,28岁的梁永淞以外贸业务员的身份参加了首届广交会,成为我国第一代外贸人。开幕当天,他身穿整洁的中山装,一大早就骑着自行车来到广州中苏友好大厦,陪伴他参会的,就是这一秤一尺。司马秤排钱尺梁永淞所在的公司主要经营家电和纺织品。家电的核心部件生产需要用到紫铜,每当有采购商下单后,梁永淞都要用这支司马秤称取紫铜,折算成整张订单需要的紫铜总量,生产中确保每件产品的紫铜含量不差毫厘;这把排钱尺则用来丈量成交的纺织品尺寸。中国的商品好不好,采购商心中有杆秤。或许正是看中了梁永淞的质朴和本分,看中了中国企业的精准度量、公平交易,新加坡一家贸易公司通过梁永淞的牵线搭桥,签下了代理协议,获得我国一家轮胎公司产品的独家海外销售权。此后,每次参加广交会,梁永淞都不忘带上这一秤一尺,它们成为中国商人诚信经商、中国商品走向世界的见证者。时间一晃,65年过去了,当年20多岁的小伙子梁永淞如今已年过九旬。司马秤的准星斑驳了,排钱尺的边角也磨出了岁月的痕迹,但中国与世界的贸易往来、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的优质竞争力,却随着时间的洗礼,凸显出更加重要的分量——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发展的贡献重千钧。广交会被打造成为永不落幕的展览盛会,国内外参展商可以通过互联网随时浏览。一秤一尺变成一块屏幕一条网线,连接起参展商和采购商,串联起中国和世界。如今,新科技代替了老物件,商品交易有了更加先进的度量仪器,不论时代如何变化,不变的是一秤一尺背后,中国商人“以诚为本”的初心。

来源|人民网

撰稿|许诺

策划/统筹|方开燕、王婕、王普、郭冠华、任子薇(实习)

制作|李佳、张力洋、张若涵、马天翼、张燕、高子龙

责编|翟巧红编辑|张素玲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qfhqj/685.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