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爷奶奶们正在苦寻的这张床我们找到了

北京儿童皮肤科医院 http://m.39.net/news/a_9321064.html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见习记者柳依然

棕绷床是什么?听到这个名字,95后00后可能觉得有些疑惑。但若是看到实物,也许有人就恍然大悟了:这不是我爷爷奶奶的床吗!

的确,在今天,曾经“大红大紫”的棕绷床,已经是多数人眼中“时代的眼泪”了。

但作为杭州也许是最后一批的棕绷匠,65岁的庞宪宝不管什么“时代的眼泪”:“棕绷这门手艺,我要做到做不动为止。”

1】一张棕绷床的诞生:从选材到完成,要四五个12小时

庞宪宝的棕绷店开在长板巷农贸市场旁(长板巷12号),白色的招牌,上书“庞宪宝天台棕绷”。

这是一条生活节奏有些慢的小路,来来往往大都是老年人,拎着各色塑料袋,从庞宪宝的小店前经过。

偶尔有停留的,却是询问店门口摆放的鸡蛋鸭蛋的价格。

“土鸡蛋,7块一斤,你们自己挑。”这种时候,正在编织棕绷的庞宪宝就会放下手中的活计,帮客人们称重。

“这是我老伴放着卖的,今天她身体不好没过来。平时我都不管这些,就编棕绷床。”出去帮卖农产品只是小插曲,大多数时候,庞宪宝就呆在这间十五平米左右的小店里,戴着袖套围着围裙,与木材和棕绳打着交道。

店内堆放着各式条状板状的木材,靠墙立着几张成型的棕绷床。

这几天庞宪宝的工作,是制作摆放在中央的一张棕绷床。这是一张1.5米乘2米的床,昨天开始做的,如今已完成了一小半,进入到穿绳拉绳的步骤。

“估计昨晚还需要两天。”庞宪宝戴着眼镜,细致地拿着铁条和竹沟在棕绳间穿梭,不一会儿,一条棕绳就穿插进棕绷内,再用折勾调整好棕绳的位置,拉紧,木楔子钉入固定,一条棕绳就算编完了。

“做这个,要细心也要体力。棕绳拉得紧、固定得稳,床才能用得持久,不然就软了塌了。但也不能太紧,太用力绳子就断了。”一边说着,庞宪宝再次拉紧了棕绳。

虽然“棕绷匠”这个职业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但庞宪宝的生意一直不错,一年到头都没带歇的。为了工作方便,庞宪宝就住在小店里,过着“朝六晚九”的生活。白天除了吃饭,庞宪宝把所有时间都用在了棕绷床上,一天至少工作12小时。

一张棕绷床卖元,庞宪宝要做上四五天。但他反而觉得比以前自由得多,可以自己安排工作时间。“也有亲戚让我回家养鸡养鸭去,我不愿意——还得给它们喂饲料,也没现在舒坦。”庞宪宝说着笑了起来。

2】最初一张床只要5块钱,从红火到没落,最终坚守的人很少了

庞宪宝17岁时就开始拜师学棕绷。得益于姐夫是一位棕绷匠,庞宪宝近水楼台,开始了三年拜师学艺的生活。当时,棕绷匠是大热的职业,庞宪宝的想法也很单纯:“手艺人,不仅挣得多,也很体面,而且棕绷匠还好找老婆啊!”

在老家天台历练了几年后,年,庞宪宝来到杭州,也把棕绷的手艺带了过来。和其他棕绷匠不同,他的手艺不靠沿街叫卖,多是质量取胜,熟人之间相互推荐。庞宪宝虽做不来一些蓑衣之类的活计,但单是靠着过硬的棕绷本领,生意也做得风生水起。

“当时的棕线都是自己编的,好用,那种线做的棕绷床能用七八十年。现在都是买现成的线了,比不上自制的,我现在用的这种长丝编成的大概能用四五十年。”庞宪宝心里有一杆秤,绝对不糊弄顾客,“市场上也有质量不好的棕线,容易软,用不长久,那种可能只能用二三十年。”

和棕绷床相伴近50年,庞宪宝记着当年的盛况:“最早的时候,别人叫我们上门做棕绷床。从挑选木材开始,再编棕线、制作棕绷床,所有材料都是手工制作,一张床卖6元。但上门管饭,还发工资,一个月也赚得挺多。”

上世纪90年代开始,棕绷床逐渐没落:“席梦思和板床流行了,做棕绷的也少了。”

他带过的四五个徒弟,都是做了一两年,纷纷嫌累转行了。

“别说他们,我的一个儿子两个女儿,也没人想学这个。都觉得累,赚的少。现在整个杭州做棕绷床的可能只有四五个人了,而且都超过50岁了。”庞宪宝有些唏嘘,“但我也没别的活可以做,就一直编棕绷吧。”

3】他的粉丝挺多,还有北京来的

在庞宪宝这里定做棕绷床的人不少,大多是老年人的需求——一是习惯了,二是觉得透气活血、还不容易坏。

“也会有一些人特意找上门来,让我帮忙修坏掉的棕绷床,说老人家就喜欢棕绷床,但现在已经很难找到了。”

几年前,有一位年轻人从萧山开车过来,希望上门修一下老人睡了多年的棕绷床。“他特意开车过来的,说终于找到了。家里老人只睡得习惯棕绷床,又找不到会修的人。”

也有一些苦寻棕绷床的外地人,听说这位杭州民间工匠,就来了电话。

庞宪宝手中正在做的订单就是一位北京顾客的。这位客人在网上看到庞宪宝的视频,特意联系他,希望定制一张全新的棕绷床。

“还有给小孩睡的、布置新房的……回头客多,老客推荐家人朋友。大家都是睡了觉得好,认可我的手艺。我也不会省事偷懒,质量好不好,顾客都知道。”虽然是看起来十分机械性的重复活动,庞宪宝也不会因手熟而怠慢,工作中从不会拿出手机。

庞宪宝不觉得自己老了,他说这门手艺还能“再做个好几年。”以后万一真的做不动了,“那就去旅游吧。不去很远的地方,就在我们中国走走看看。”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qfhqj/1795.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