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靠??(ou)山,面临北溪河,在位于宜兴西北部的小镇杨巷,一条街巷隔开尘世的嘈杂,淡淡地拥抱旧时光。油亮光洁的青石板沿河岸蜿蜒排开,简朴低矮的老房子错落有致,一块块斑驳的牌匾,无声地讲述着昔日的繁华。
“广阔天地商聚古镇,通达五湖财源茂盛。”曾是这里的真实写照。四通八达的水路,“活水码头”的名号,米行、糕坊、茶馆等商铺在此云集,彼时两岸喧嚣,煞是热闹。如今,繁华褪去,旧迹难寻,但一些老店依旧开门迎客,讲述着独属杨巷老街的光阴故事。
小巷深处食飘香
一口葱油饼酥香,一口白斩羊肉鲜美,杨巷的这些地方特色美食,是众多老街人难舍的家乡味道。85岁的马纯珍5年前离开子女,独自从新疆回来,重新住进位于老街的旧居。回到曾住过50多年的地方,她心里很舒坦。追忆老街的过往,马纯珍一点不含糊。“老街的西头,原来有个小菜场,卖羊肉的小摊头一路十几个排过去;供销社的糕坊生意兴隆,茶食的香味老远就闻得到……”她说,现在老街上只留了一家老管羊肉,糕坊原址上开的潘昌欣葱油饼也值得尝一尝,还是过去的味道。
眼下即将进入羊肉的淡季,位于中桥路34号的老管羊肉,店里还有少许存货。77岁的管贤芳每日里系上白围裙,忙碌在灶头的烟火间。年,老管把羊肉店搬到了现在的地址。在他的记忆里,杨巷芳东、庵桥等村的村民,不少从事着活羊收购、屠宰,烧煮羊肉的水平也高,时常会来老街叫卖。“原来老街上做羊肉的多哦,现在就剩我一家了。”老管的语气里透着些遗憾。
自老管羊肉往北走,经广通路向西,杨巷潘昌欣食品的招牌依旧亮眼。近来店里不忙,67岁的老板潘听才却时常到生产车间转一转才安心。说起葱油饼,他一下打开了话匣,“年,杨巷供销社糕坊成立,就在老街朝阳路的西头。”潘听才说,他20岁进入糕坊学徒,那时候葱油饼还只是糕点师傅们自制的点心,名气并不太大,看着大师傅们制作,他就也跟着学。年,潘听才在糕坊原址经营起潘昌欣葱油饼,保留着原来“前店后坊”的格局。他说,葱油饼是杨巷的一张名片,如今老街周围卖葱油饼的店铺不少,也是一份记忆的传承。
相守的温馨驿站
来杨巷老街,一打听卖日用家什的老店,居民多会领你到朝阳路49号,门头上“杨巷供销社区杂品商店”的牌子依然清晰。老门板、砖木结构的屋子,地上摆开的大缸、瓮头、花盆,柜台架子上摆着的搪瓷杯、老式热水壶……铺子旧旧的,卖得也是老物件。
72岁的蒋开华在这老街上生活了大半辈子,这店他常来。老蒋说,在上世纪50年代,这家店铺由杨巷供销社所开,卖得也是这些百姓家里用得着的瓶瓶罐罐。父母逢年过节置办些新家什多会来此,店里总热闹得很。供销社改制后,店铺转为私营,三十多年前,现在的店主魏洪泉从父亲那接手了这家老店,也延续了它的经营传统。如今,店铺的生意虽不如以往,但街坊邻里多爱来此坐一坐、嘚嘚老话,置身其中,总觉着回到了过去的时光。
老街人爱聊天,也有喝茶的习惯。在朝阳路号,有家云秋茶社,也是如今杨巷老街上唯一留存的老茶馆,那是老人们最温馨的驿站。30多年前,谈云秋用自家的屋子开了这间茶馆,街上的不少老人喜欢来此吃茶、聊天、玩牌,他总要前后忙乎着。时光并没有带走茶馆的人气,如今下午光景,云秋茶社里,依然要坐上三四桌客人,游湖的、打牌的,手边总要摆上一杯茶,时不时抿上一口。都是相熟的老茶客,谈云秋象征性地收一元一客。让他高兴的是,还有百岁老人专门来店里吃茶。老谈说,只要身体允许,这家茶馆还会继续开下去,陪着老街坊们一道度时光。
活着的老手艺馆
在杨巷老街,很容易就能寻着钟表店、针灸店、秤店……那是一家家活着的手艺馆,总能勾起无限回忆。
74岁的万兆敏和小他5岁的万兆望是堂兄弟俩。两人的店在老街中段,离得颇近。走进万兆望的针灸店,他会高兴得拿下店里挂着的老照片,兴致勃勃地和你讲那是万氏几代针灸人的全家福。还会捧出一本《杨巷镇志》,清晰地告诉你页,那上头写着的便是万氏七代针灸的历史。而万兆望与杨巷老街结缘,还得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中期,医院退休后,在老街开了家针灸店,年老街保护性改造,店铺就搬到了现在的店址,万兆望也成了新任店主。对老街人来说,有小的伤痛毛病,还是会找上这熟悉的针灸。
与万兆望一样,万兆敏也拾起了祖辈的针灸手艺,差不多时间在老街开起了针灸店。不过,万兆敏更被老街人津津乐道的,却是他的鹅湖秤店,店里从称重10公斤至上百公斤的木杆秤都有,靠墙堆着、挂着,都是万兆敏自己做的。他20多岁开始做秤,年在老街开了这家秤店,手工制作各式木杆秤。老万说,杆秤匠做秤的技术是口口相传下来的,再加上是个精细的手艺活,在过去会做秤的人也不是很多,老百姓来买秤多要订做。虽然杆秤正逐渐退出历史舞台,但依然有乡里乡亲会来找他买,念的是这份习惯。老万也舍不得放下这大半辈子的手艺,偶尔也会做一做。老街的故事,就在那“叮叮当当”的敲打声里流传下去。
杨巷在周代便形成街市,到唐宋更盛,便形成了现在的杨巷老街。老街呈东西走向,现保存较为完好的街区有百米左右,两旁的房屋大都是抗战胜利后建起来的平房,保留着古老的江南水乡集镇旧貌。
撰稿:张胤、倪晶
摄影:翟霄帆
制作:杨洁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