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老杆秤讲究多,尤其对缺斤少两

现在农村集市上,还经常看见卖菜的时候用杆秤来称菜,对他们来说电子秤之类的“太高科技”有点操作不了,用老杆秤心里踏实,末了用“高高的秤”来表示自己的诚意。

老杆秤在我国有很长的历史了,据说最早是鲁班发明的,当时约定1斤为13两,将北斗的七星和南斗的六星共计13颗星刻在秤杆上定为一斤。后来统一度量衡后,又添加福禄寿三星,将16星定为1斤,这其实是过去的16进制。

16颗星一斤的老杆秤一直沿用到上世纪50年代,现在农村的老人小时候基本上都用过这种秤。后来都改为统一的10颗星一斤的杆秤,这也是我们说的1市斤。

老杆秤在农村虽然不常见了,但留下来的“秤文化”却一直影响着现代人。例如我们常说两个人彼此不相上下,相差不多的时候,经常用“半斤八两”来表达,这里的“八两”也是借用的老杆秤的16星1斤的说法,所以“八两”就是“半斤”。

农村买卖人常讲“秤上亏心不得好,秤平斗满是好人”,这也是“秤文化”对人们“诚信”、“公平”的软约束。因为除了南斗、北斗的13颗星外,另外3星代表福、禄、寿。做生意时缺1两即为缺福,缺2两即为缺福、缺禄,若是缺3两,此人的“福、禄、寿”尽失!希望以后的买卖人都“足斤足两”,少一些“缺斤少两”之人。

专注农业、农村、农民,追寻您记忆中的乡土、乡村和乡情!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zp/1238.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