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原先用的老秤为何是十六两的木杆秤

现在走在集市上,满眼都是能够称斤两,又能及时算出钱数的电子秤,比起小时候老家用的十六两的老称,买点东西还要算半天,实在是方便多了。小时候见过的十六两秤虽然逐渐退出历史舞台,被十两的杆秤所代替,最后又被电子秤代替,但是留给我的记忆倒是满满的。我经常发问为啥老秤是十六两的呢?

我用娱乐方式跟大家说一说,如果不对大家呵呵一乐,全当茶余饭后的笑料。现在见到的多数是十两的秤,或者是电子秤,算钱也特别的方便,为什么老秤是十六两呢?为什么不是八两,十二两,十四两呢?带着这些疑问,打听了许多老人。据说有两个故事是真是假无从考证。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让李斯制定衡量标准,李斯请教教秦始皇,秦始皇只写下天下公平又不明确告诉他具体的方法,李斯怕以后引起麻烦,只好把天下公平四个字一共十六画当作一斤十六两。故事真假无从考证,而且当初的繁体字肯定跟今天的字不一样。

另一个说法是古人把北斗七星和南斗六星再加上福禄寿一共十六个星作为一斤。一个星是一两,十六个星是一斤,一斤就在秤杆上用三个星星表示,。八个星是半斤,在秤杆上用两个星表示。半斤八两就是这么来的。引申出来的意思是两个差不多因为一斤十六两,算哪儿都一个样。卖东西少给人家一两折福,少二两折禄,少三两折寿。这样告诉我们要诚实守信,童叟无欺。又因为一斤十六两,又是金黄色的星星,所以也叫十六金星秤。

我老家是东平县接山乡的,记得小时候赶接山集,或者是赶接山会(其实是物资交流大会,跟莱阳赶山会一样)集市上就有现场做木杆秤的手艺人。在人多的地方,卖家是现做现卖。既做杆秤,小擀面杖,还做纺棉花用的木头锭子。锭子两头尖,中间粗,还有两个槽沟。做木杆秤,卖家的秤杆是在家里做了个八九不离十,十六两为一斤,刻度是提前量好的,一个眼儿就是一两。在集市上,老师傅在秤杆上用特别小的手工钻打眼,一只手就可以操作,然后把铜丝嵌入钻眼,再用刀子割断,最后拿钢锉锉平。秤杆两头包裹黄色铁皮就可以卖了。用眼望去秤杆山金光闪闪,每一个星星都述说着老师傅的辛苦,也告诉大家要诚实守信,童叟无欺,不要耍小聪明,因小失大而丢人现眼。小物件大用途,称的不只是货物,主要称的是人心,人心歪歪了,可想而知…………

李保田主演的电视剧《宰相刘罗锅》里的歌词:天地之间有杆秤,秤砣是老百姓,秤杆子挑呀江山,依尔依尔吆,您就是那定盘的星。杆秤是有定盘星的,也就是代数里的正负数分界线零点。别小看这不起眼的定盘星,它可是判断杆秤标准与否,公平与否,欺瞒与否,更主宰减少福禄寿与否的关键。它在提绳和福星之间,一般四个或者是五个金星。如果没有东西,把秤砣绳放在此处,提起上面的提绳,秤杆程水平状态。这就是标准秤,否则就不合格。

杆秤分大秤,小秤,盘秤还有药房里称药的药秤。大秤一般都比较大,粗而且长。主要称大形东西。像生产队里分粮食地瓜之类。需要两个人用木棍抬起,另外有一个人专门掌握秤砣。一般打一百多斤,还有打二百多斤的。我曾经看见东西太多了,一个秤没办法过秤,就用两个杆秤同时过秤。在生产队的时候分东西是不敢得罪保管的。有句顺口溜是这么说的:得罪队长派重活儿,得罪保管换秤砣。分东西是保管掌握秤砣,哪家得罪保管,找个理由换秤砣,少分些东西,也是只能吃哑巴亏的。杆秤主要考验人的心灵,心灵歪了,再标准的秤也没有用。

记得有一个邻居,到接山集卖高粱秸,高粱秸跟芦苇用途差不多,可以绑起来一小把,一小把地当屋朳用,是安斤卖的。过秤的时候,他偷偷的用脚尖挑起高粱秸使重量轻一些,还以为是沾了光。回家的路上跟同伴儿炫耀小聪明:今天买高粱秸的那个人没有沾光,我偷偷的用脚尖把高粱秸挑起来的。同伴儿告诉他是把帐算反了,他才恍然大悟,后悔也来不及,聪明反被聪明误。

小秤一般用来称小东西,最大的也就是称三十斤,十几斤,二十斤的居多。它一面最多称十斤,反过来,另一面可以秤二十斤,从开始十斤起步,总共称三十斤。集市上小商小贩就是用的小秤或者盘秤,盘秤没有东西的时候把秤砣放在定盘星处同样程水平状态。下面的盘子是不算份量的。卖东西多数相信报应,诚实守信,童叟无欺,足斤足两,还高高的秤。公平买卖,一个凭钱,一个凭货真价实,讨价归讨价,过秤的时候足斤足两,一码归一码。可是林子大了,什么样的鸟都有,总有不讲究的,趁你不注意,专门用俩手指头提秤绳,另外的小指头悄然无声地压秤后头。买家的主要注意力在秤杆上,多数不注意卖家提秤的手指头,看见秤杆高高的还满怀欢喜。被人家骗了还不知道怎么回事。有的小商小贩专门缺斤少两,挣些闷着良心的钱。买回家发现不够,有些人不计较,下次不买就是了。有些耿直的人,拿着东西到别的地方一称,如果不够数,回到摊位,二话不说,拿起杆秤朝腿上一搭,就把杆秤一分为二。杆秤不是太值钱,当年几块钱一杆,但是脸面值钱,自己家的杆秤因为缺斤少两被客户折断,是抬不起头的,那时候的人要脸面,多数人特讲究。

小秤一般是药房里用来称药材,都是几钱的,因为药材最多不超过五钱,三钱以下居多。十六两老秤一斤是克,卖个东西算账的时间比买东西的时间还多。新秤一斤是克,无论买什么东西,算账还方便,难道说是古人没有我们聪明?老十六两秤自秦始皇开始到建国初期,用了两千多年,既然沿用下来自然用他的道理。其实古人比我们聪明的多的多。十六是个最好折分的数字,分一次是八,再分一次是四,再分一次是二,最后分成一;而十四分一次是七,再分一次是三点五,就出现了小数点,古人最先分东西是以整数的,不需要小数点;十二分一次是六,再分一次是三,再分一次是一点五,同样不需要小数点。十分一次是五,再分一次是二点五。有人说可以分成十份,其实十六也可以分成十六份。但是买东西用折分的方法,用十六两的秤分得最快,最好。不信大家可以试一下,古人肯定是比我们聪明的多。

杆秤被电子秤和磅秤代替,特别是十六两的杆秤很少见到,更别说有年轻人知道它的来历。难怪有些人不再讲信用。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zp/1206.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