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五分钟,用这四个维度,重新审视一下你的

正闻熏习

柔和质直

大象佛学图书馆

花五分钟,用这四个维度,

重新审视一下你的修学和生活

文/续祥

(一)粗/细

我们佛学院今年刚开学的时候,请来了美国的一位法师,教大家按照《瑜伽师地论》中记载的方法宴坐和经行,除了一起练习之外,美国的法师每天还抽出一段时间回答大家提问。

第一个提问的就是我的室友,他经行的时候拿着念珠在禅堂念佛,法师在禅堂看见却让他收起来专心经行,他疑惑的问法师:“经行的时候念佛不好吗?”萌萌哒美国法师告诉他:我们在抉择修行法门的时候,心中应该有粗重和细微这个概念——你拿着念珠经行,难免要花心思照顾念珠的拨动、声响,这会令你心的“相状”更加粗重,难以领受细微的法义和法乐。

我室友一下子豁然开朗不再拿念珠经行了。而我听老师说完“粗细”的差别相之后则偷偷换了一块质地特别“细腻”的禅板进禅堂,在中午宴坐的时候横安膝间,双手结‘定印’于其上”。光泽的弧面竹皮通过平抚在其上的手把幽细的凉意送进燥热的心,使得它不再苦苦的渴求外境,开始慢慢安享当下的清凉——那一天我非但比往常更加容易摄心,还意外的领受了很多“细微的法乐”。

除了抉择修行法门之外,粗重#细微?这个维度后来还帮助我思考抉择了很多事情。

——做事情细致就意味着你能审慎而不是轻浮投机或草率地去观察、体验和处理一件事情,那也就意味着你能给自己创造许多大多数人都不曾拥有的深度乐趣和成就感,还有更多未知的细碎美好。?

?——在与他人相处交谈时把心放细一点,你就能及时感知对方和自己的情绪,做出相应的调整,除了不容易触恼别人,这么做还会为你结下很多善缘。我一向是不太相信《每天五分钟让你更会说话》之类的课程的,正所谓“言为心声”,我们说的话多多少少都反应着自己的内心,同样我们也不太可能抛开内心的修炼单独提升自己说话的能力。

我们的心是一杆秤,秤出的是自己的言行;?同样言行是一面镜,映出的也是自己的心灵。思维的浅陋让我们的语言变得粗俗而有失精准;?而语言的随意凌乱,又使我们更易于产生浅薄的思想。

如果你想要成为一个“细致”的人,你最需要锻炼的能力就是不断地提升自己对于细节的捕捉、理解和感受能力,哪怕你已经很细致了,但你还可以更细致,不是吗?

?

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二)多/少

你看似同时进行了两件事,但其实也同时“推延”着这两件事。

我的室友“一边念佛一边经行”这件事其实我也很不以为然,因为我明白:我们大脑从来就不是为“多任务”而设计的。?

?

也许你也有这样的体验:一边练习一边听歌,结果错字连篇自己还累的不行”。因为我们的大脑在不同任务间切换是很耗费能量而且浪费时间的——这有点像“白炽灯”,开灯关灯时需要很大的电流,还不如一直开着省电。?

?

我们的大脑处理不同任务调用的认知能力和记忆素材都不同,需要很长的“启动”过程,一旦完成“启动”,又被其它事务干扰则又需要一次“启动”,久而久之,这种循环会令人疯掉的。?

?

做多一点事还是做少一点事其实不重要,早知道人生的价值只体现在你“做好了”多少事,而不是你“做了”多少事,而我们大脑的工作机制决定我们想要“做好”就必须要“少做”。

(三)快/慢

时间就是生命,而在现代快节奏的生活背景下,我们大多数人的时间都是不够用的。可是这个世界上不能辜负和错过的事情又太多太多,于是我们做事情时习惯了把时间压缩压缩,把进度赶一赶,无论修学还是做事,大多数人都在追求“速成”。但从我个人的经验和一路上听到的大德教诲来说,很多事情“慢就是快”。?

比如读书,如果你读的是工具书,那么追求阅读速度无可厚非,但如果是佛言祖语或者经典好书,那就要慢慢来了。这样我们才能有深入地举一反三的思考,追求速度无异于买椟还珠。

李笑来先生有一个非常值得思考的观点:“通过速读、扫读等方式来提高阅读速度,本身就是一个伪命题,因为真正影响阅读速度的是理解速度”——这就好比给小猫长肉,关键不在于你给它吃多少,而在于它消化多少。因为文字与影像不同,影像是以直观的画面呈现在观众的面前,且转瞬即逝,它本身就慢不下来;而文字的表达则需要读者在头脑中将文字转换成画面并调动自己的记忆、情感,才能破解文字的密码,领会其中的滋味。

由此可见,像读书这种事情,追求速度反而没效率,太快了反而容易落入“低水平勤奋陷阱”。

正所谓“欲速则不达”,也许把时间压缩得太紧,做事情的时候太追求速度和效率,恰恰是我们的成长始终不够快的真正原因吧!一切顺利的时候还好,一旦其中出现了一丁点突发状况,所有的事情都会受到影响,于是“手忙脚乱”、“身心俱疲”这类的状态便接踵而至。

“慢慢的”、“稳稳的”去面对修学和生活中的每一件事,这或许不是一条捷径,但绝对是令我们通往彼岸的正确之路。

(四)难/易

做最难做的,还是做相对容易的??

?

满十五岁时是继续在小寺院安度“童年”,还是上佛学院学习佛法?我选了后者,虽然后者很艰难。十八岁毕业后不费吹灰之力的读研究生还是去非常难考的中国佛学院重头再来?我即将要选择后者,哪怕后者更艰难。?

?

之所以一直这么不自量力,我想可能是因为小时候背王安石的《褒禅山记》,其中一句话给我的力量:“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於险远”。这句话在我记下它之后的岁月里一直默默地指导我做选择——要做就做最难做的事情。?

?

而坚持做最难做的事,从我的经验来看,你起码会有三点实用的好处。?

?

(一)坚持做最难做的事,那么无论遇到多难的问题,你都会把它看成可解决的——就算你暂时不知道方法,可仅仅是这种认知会让你比别人走的更远,起码你不会在起点就当逃兵。?

?

?(二)坚持做最难的事情,一定会有美好的意外发生——因为最难的事情往往在你未知和已知的边界之中,做成一次,你就多拓展了一些认知边界。你内心的疆域和风景就会多刷新一次。?

?

(三)坚持做最难的事情,哪怕你失败了,可能结局也不会太糟。正所谓:“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取法乎下等而下之”。做最难的就算得不到最好的结果,也不会血本无归,更加不会因为自己没尽全力而自怨自艾,就像王安石说过的另一句话:“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勇敢地朝月亮进发吧,就算登陆不上月亮,你也会落在奇葩星上。?

?

(四)坚持做最难的事情,会让你不断地扩张自己的“舒适区”。舒适区是一个只属于我们自己的领地,但如果你想要为这份领地开疆拓土的话,那就请你坚持做最难做的事情。?

?

走最难的路,才有机会见到最美的风景,做最难的事,才有机会实现最大的价值——无论是谁,他生命中最难做到的事情名字都和你我一样——梦想。而如果说有比梦想还难做的事情,那一定是坚持梦想。?

?

这四个维度其实相当于四个路标,也是我这些年一直使用的“精力”诀窍,更是我用力的准则和前进的方向。?但前提是你要“用力前进”,不然它们是帮助你前进的路标还是占用你内存的路障就很难说清楚了。

延伸阅读:

关于活在当下,我有几点小建议

既然善事也是虚幻的,那我们为什么还要做善事?

教育是做给孩子看,而不是说给孩子听

为什么我不想三步一拜

空空佛眼中,犹有“那个”在

我是怎样给自己的大脑加速的?

为什么你越持戒越痛苦?

对治烦恼需要的不是杀干净,而是看清楚

为什么你的负面情绪总是发泄不完?

文章

续祥

图源

网络

美编

如梵

校勘

如梵

发心

由于官方关闭iOS版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pz/596.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