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敲竹杠的来历吗武当山,坐滑竿要

在武当山,一旦开始攀登金顶就能看到滑竿。

武当山金顶

一张竹椅作为轿子的主体,扶手位置由两根长竹竿代替,竹竿两头,各有一根横杆,架在两根竹竿之上,固定住,作为轿夫背上的支撑。这种简单的轿子在老重庆被称作“滑竿”,是当年山城重庆特有的一种代步工具。它比轿子更轻便灵活,小道上也很方便行走。抗战时期,蒋介石在汪山建官邸,就是乘坐滑竿。

说起滑竿,还是重庆话版的“敲竹杠”这一俗语的来源呢。

重庆山城,山路难走,抬滑竿的人想从乘客那里多赚点钱。于是俩轿夫合计好,待滑竿抬到半山腰时,其中一人敲几下竹竿,俩人遂放下滑竿,设法抬价。山路偏僻,乘客无可奈何,只得多给钱。慢慢的,这种敲滑竿作为勒索案号的伎俩就变成了“敲竹杠”这一俗语。重庆话叫“敲(kāo)棒棒儿。

滑竿

武当山山路艰险,即使是现在,金顶上的修筑依然需要挑山工将石板一块一块地挑上去。从南岩宫到金顶,一路上山3公里,走到朝天宫脚下时,滑竿出现了。轿夫坐在滑竿前,见人叫问,“要不要坐滑竿?”尤其是见到体胖的游客,一定会多问几次。十二月的武当山温度接近零度,山上积雪,持续爬坡,汗水在背上流淌,很快就变得冰冷,粘在内衣上,又冷又热,难受极了。轿夫门身着薄薄的外套,他们大多个子不高,身材精瘦,但粗壮的脖子和暴起的青筋显示出他们极好的体能和耐力。

武当山山顶,所有的物资、修筑用的材料都由挑山工人工搬运上去

“坐这轿子上山多少钱?”一位身材高大的中年男士走上前问道。“元!”轿夫上下扫视了一眼眼前的客人,干脆地报了价。男士听了“喔唷”一声,转身就走,往山上走了两步,就停下来喘着气,回过头来,“少点行不行?”“元没得少!”轿夫又以之前的方式上下扫视了一眼,那双眼睛是一杆秤,明码实价,绝不缺斤少两。“块钱,简直是敲棒棒儿!”男士嗫嚅道,他是重庆人。他逞能似的,在台阶上跑了起来,绝不回头,那有些夸张的小碎步絮叨着“不便宜我就走了”。轿夫坐了下来,不再看他,开始物色下一个潜在客户。

轿夫需要把乘客一级一级从这样的台阶抬上去

从朝天宫到黑虎洞,山路接近2公里,即便仅仅背着一个轻便的旅行包,走完一路窄仄的台阶已经令人精疲力竭,难以想象两个轿夫需要克服怎样的困难,以怎样的耐力才能将一个舒舒服服坐在轿子上的成年人抬上山,元,在我看来真不算敲竹杠。我在离开朝天宫后的不远处又碰到了那位男士,这一次他与我相向而行,他放弃了登山,喘着气,嘴里还念叨着“块钱,简直是敲棒棒儿!”

武当山朝天宫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pz/1325.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