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子“劈个叉”,碎银白花花。
碎银子就是这么剪出来的。
电视剧里经常可以看到:一些豪情大侠、达官贵人吃完饭后,嘴角一抹,豪气地甩出一个大银锭子,高声呼喊:“店家,结账!不用找零了!”
这种戏剧化的行为放在现实的古代,无异于现代人掏出积攒多年的存折直接送给不相干的人,您觉着可能嘛!
但凡家里有整块银锭的,那绝对是妥妥的豪门。拿着银锭出去吃饭,说不定得挨一顿白银,找不开零钱,这不是为难商家嘛。但是银锭也不是毫无用武之地,比如说,像买房置块地这种大额交易,用银锭结算倒是很方便。
而日常逛街吃饭,古人用的最多的便是铜板了。
古人把铜板也叫做“盘缠”。因为铜板中间有孔,出远门的时候,就将大量的铜板用线串起来,盘到腰间,“盘缠”也因此而来。
铜板的优点在于方便结算,但是一旦出现大宗交易,大量的铜板数起来就很不方便了。
唐朝的开元通宝十文钱就是一两,一贯钱是六斤四两,按现在来算就是十斤。
朝代不同,银子和铜钱的兑换比率也不一样。总体上讲,一两银子大约等于一千文钱。拿唐朝的一两银子的购买力来说,就相当于现在一千元或几千元人民币的价值。而一枚铜板的购买力则相当于现在的几元钱。
所以,在日常采购衣食上面,铜板还是比较灵活方便的。
除了铜板之外,用得最多的,就是散碎银两。这些碎银大小、重量、形状都不统一,也不规则,所以俗称“碎银子”。
碎银子大小重量不一,所以价值衡量也比较麻烦。在结账时要根据其重量多少来作为依据,从几两几分几厘几钱,都不一定。
在富贵人家,碎银就非常常见了。在《红楼梦》中的四大家族之首的贾府,就经常出现碎银子。
红楼梦中第五十一回讲到,晴雯风寒生病,请了大夫瞧病后,宝玉与婆子丫头商量支付诊费的情节:
“(麝月)开了抽屉,才看见一个小簸箩内放着几块银子,倒也有一把戥子。麝月便拿了一块银子,提起戥子来问宝玉:“那是一两的星儿?”宝玉笑道:“你问我?有趣,你倒成了才来的了。”麝月也笑了,又要去问人。宝玉道:“拣那大的给他一块就是了。又不是做买卖,算这些作什么?”麝月听了,便放下戥子,拣了一块掂了一掂,笑道:“这一块只怕是一两是了。宁可多些好,别少了,叫那穷小子笑话,不说咱们不识戥子,倒说咱们有心小器是的。”那婆子站在外头台矶上,笑道:“那是五两的锭子夹了半边,这一块至少还有二两呢!这会子又没夹剪,姑娘收了这块,再拣一块小些的罢。”麝月早掩了柜子出来,笑道:“谁又找去?多了些你拿了去罢。”
通过这段贾府的日常可以看出,婆子觉得麝月拿的那块碎银有二两重,给大夫一两就够了,奈何手边没有剪银子的夹剪,所以也只得作罢,多付些钱。
而婆子口中的“夹剪”,便是剪碎银子的专业工具。
夹剪与普通剪刀的制作材料相同,也是铁制的,它形似剪刀,但无锋刃,头宽而平。
通过夹剪,将整块的银锭按需要剪成大小不一的形状,可谓一举两得。既方便携带,使用起来也方便;另外碎银子带出去也比较安全,相比整块银锭傍身,万一碰到劫匪,或者粗心丢失了,那可就亏大发了。
根据使用频率和碎银大小的不同,夹剪也有大小之分。
先说小夹剪。小剪刀个头小,重量轻,适用于私人家用,基本上家家户户都有,非常普遍。剪那些一两二两碎银比较方便。外出消费时也可以随身携带,随用随剪。
而大夹剪则是用来剪一些“重量级”的碎银。通常用于各大钱庄、当铺以及大商家。
使用大夹剪可是个力气活。因为银子本身的坚硬度,一大块银子要想剪开也不算易事儿。使用过程中要人力配合,将剪刀卡在银子上,屁股用力一坐,一块五十两或者一百两的银锭就会被当场剪开。
用剪刀碎银,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验明银子的真假。
因古代冶炼技术相对落后,没有统一的工业流程。就难免有些耍心眼的人偷工减料。将一些铅、铜等掺杂到整块的银锭之中。
掺假的银块从表面看没有丝毫破绽,但是通过大剪刀一剪,银块横截面的成分便一目了然。
古代还有一些交易比较频繁的人,他们会随身携带一个蜡块,用于收集剪碎银时铰下来的银屑。聚少成多,等这银屑积到一定数量,熔化掉蜡块,就能回收碎屑融成银子。
这种事情在古代很常见,不少史料中也有所记载。李然犀的《清末天津“钱鬼子”揭秘》一书中,就详细地记载了如何使用大剪子,以及如何验明银子真假等相关说明。
剪子“咔擦”一下,碎银子就有了。那么问题来了,手工剪下来的碎银子大小不一,人们如何来确定它们的重量呢?
这个时候,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居家必备神器——戥(deng,三声)子。
夹剪与戥子可以说是“神仙组合”,有夹剪的地方必有戥子。
戥子也叫戥秤,是宋代时候发明出来的衡量轻重的小型杆秤。后来变成了量金、银、贵重药品和香料的专用精密衡器。
戥子一般是装在一个专用的扁平的盒子里,这样不易损坏,也方便携带,另外,有一些设计精巧的盒子,外面会镶嵌一个小算盘,成为计算与称重一体的
大家知道,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度量衡等计量单位也得到了全国统一,我国也因此成为世界上最早实行法制计量的文明古国。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衡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东汉末年出现了木杆秤。木杆秤的问世,进一步精细了计量体制。
到了唐宋时期,计量单位由"两、铢、累、黍"非十进位制,改为"两、钱、分、厘、毫"十进位制。
而戥子的发明家,正是宋朝管着皇家贡品库藏的官员刘承硅。刘承硅发明戥秤,也完全是出于工作需要。刘承硅的发明动机,源于他对工作的精益求精。因为当时的木杆秤的计量精度只能精确到"钱",远远不能满足贵重物品的称量。
为了精准衡量皇家珍藏,优化自己的工作。刘承硅苦思冥想,多番研究,终于在公元年间首创了我国第一枚戥秤。
戥秤做工设计精美,结构微妙科学。它由三部分组成,分别是戥杆、戥盘以及戥砣。
戥子平时会被装在一个专用的扁平的盒子里,这样不易损坏,也方便携带。还有一些设计精巧的盒子,外面会镶嵌一个小算盘,成为计算与称重一体的。
戥秤最绝妙的地方,就在于它的计量单位十分精确,
最小的单位能到一厘,相当于今天的31.25毫克。
到了明清时期,戥子经过数百年的使用和改进,变的更加的普遍和准确,戥子和夹剪作为货币的衍生品,普及到了千家万户,成为民生百姓的日常用品。
在《三侠五义》第5回中有这样一段描述:“包公回头,叫包兴取戥子来。包兴答应,连忙取戥平了,果然重一两八钱。”
由此可见,戥子在当时的使用非常公平和普遍。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古代的斤两和现在的斤两大有不同。古代是“半斤八两”。一斤便是16两,而现在的度量标准是一斤等于10两。
以上便是碎银的由来。那么,碎银累积多了,又将如何储存呢?
这个时候,古代的银铺就发挥了它的作用。大块的银锭可以剪开化整为零,同样的,不规则的碎银也可以铸成一整块银锭,聚零为整。
在古代的日常生产经营过程中,商家收到的散碎银子多了,便会将它们集中起来,拿到专门的银铺去兑换成整腚的银子(相当于现在的银行兑换人民币)。
银铺收到碎银后,将它们回炉重造,熔铸成整块的银锭,再次流入市场。
例如《卖油郎独占花魁》中提及,卖油郎秦重看中了花魁王美娘,一晚上的花柳费需要10两银子,于是秦重就把自己攒的碎银拿到对面的银铺去称了一下,一共有16两,就让银铺给铸了一个10两的大银锭,又铸了一个1两8钱的小锭。
就这样,银锭和碎银就这样周而复始,循环往复地不断分开、重合。完成着它们的货币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