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机构老师需要自己研发课程
以乐高为代表的机器人教育发展多年,各种课程体系层出不穷,各有侧重,体系也比较完善,按理来说老师们照着体系上课就行了,为什么要费时费力的自己研发课程呢?
一是因为时事的发展需要更新鲜的元素加入课程,贴合热点才能引起学生共鸣;
二是因为现成的课程体系不一定完全适合自己学生的需要;
三是因为一些短期课程(寒假班、夏令营等)需要独立于常规课程以外的内容作为补充,这部分课程需要避免与常规课程内容重叠;
四是因为这是一线教师成长的必由之路;
(未完待续......)
那么,自主研发课程的方向是什么呢
贴合热点主题,如春节、端午节等
贴合端午主题EV3龙舟(此视频来源于网络)
完善现有课程中没有涉及、没有讲透的知识点
综合三种杠杆的杆秤
围绕一些实用技巧开展研发
差速器的使用方法及差速器与凸点梁的配合方式
下面以一节杆秤主题的课程为例来分享本人的课程研发心得
确定主题
一般关于杠杆的课程都是支点和力臂长度固定的内容,分开讨论等臂杠杆、省力杠杆和费力杠杆,三者缺乏有机的整合。而杆秤这种中国古老的重量衡器,通过秤砣位置的变化,实现了从费力杠杆到等臂杠杆再到省力杠杆的平滑过渡,将三者完美整合到一起,因此决定以杆秤为主题设计一节全新的课程。
理清定位
对于杠杆原理的表述有很多,具体到杆秤上,也有很多值得深入探讨的影响因素,但是如下图这样的分析,还是只作为老师自己备课的时候了解就好。毕竟杆秤这节课针对的是7岁左右的学生,对于一个还没有学完乘法的小学生而言,只需要让学生学会杆秤的使用方法,理解被称量物体的重量与秤砣位置之间的关系就好。
所以一节优秀的机器人课程,必须是教学目标明确,难度合适,而且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和能力进行调整,还是以杆秤为例,如果授课对象是学过杠杆原理的初中生,那么就需要学生根据杠杆原理对于称量刻度进行粗略标定;如果授课对象是高中生,那么可以让学生探讨秤杆本身的重量对于称量的影响,以及如何降低这种影响的方法。
设计搭建方案
对于有经验的机器人教师而言,使用教具模拟现实生活中的物品并进行搭建不算一件特别难的事情,但是教研不同于制作展示品,切记不可一味地追求作品规模和难度。作为教研主管,必须有产品经理的思维,尤其是在设计寒假班等短期课程的时候,必须综合考量课程受众、课程目标、教具成本、可复制性等问题。在具体设计搭建方案的时候,必须遵循两个原则,一是采用最精简的设计方案,以便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课程的知识点;二是所用器材可灵活替换,尽量不要使用特殊零部件,零件消耗控制在一套教具的零件数量范围以内,以方便课堂教具管理和降低教具成本。
完成搭建设计之后,最好另外设计几种不同的搭建方案备选,然后都用保存好搭建方案的照片或者LDD图纸。
对于一些细节,可以单独拍照。
设计延展部分
搭建任务的完成不等于课程的结束,而是一个新的开始。作为延展部分的反思和延续环节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一节课最终的成败。因此必须有足够的空间让学生自行探索并实践。例如称量不同重量的物体寻找规律、改变秤杆的长度、提手位置、秤砣重量等延展任务。这些延展任务的设置必须掌握好对原有作品的改动程度,应极力避免让学生大范围调整自己的设计甚至推倒重来,或者在搭建部分的时候,通过半成品示范的方式,为后面的环节埋下伏笔。
例如上图中使用蓝色2*4拐角梁添加了一个提手,即可使杆秤的称量范围大幅度提升,实际上现实生活中的杆秤也有两个提手,分别对应不同的称量范围。通过这样不断提升任务难度并引导学生完成任务的方式,逐步提升学生的学习信心和兴趣。
课程结尾
一般机构都有课后反馈的环节,向家长介绍学习情况。通常而言,需要向家长介绍三个方面的内容:课程的知识点、容易出现问题的难点、学生解决难点的方法和思路。在设计课程的时候,就应该考虑到这些需要并作出相关预案,为新手教师理清思路甚至编写相关话术。
结语
不同的老师有不同的思路和侧重点,对于课程的研发也有不同的看法,以上仅为本人研发课程的心得,欢迎大家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