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出手帮助别人的时候,你是想从他那儿获得些什么?还是单纯的只是想帮一帮他呢?也许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想法。可接受了你的帮助就一定会记得你的好,就一定会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吗?
可能有人会你对她的一点点好,他都会铭记在心时时刻刻感激你,回报你。可有的人他真的不会,他会审时度势,为了自己时刻选择对自己最有利的事。
红楼梦里的贾雨村就是这种利己的人,当年因为甄士隐的资助他才得以进京科考进入官场。如此看来甄士隐可算是他的一位恩人了,可是后来,他在官场之中判案之时遇到了被拐卖流落在外的瑛莲时。他还是选择了乱判葫芦案。
可见不是所有的好都会得到相等的回报。如贾雨村就是精致的利己者。当帮助别人,我们还得不到同等的回报时我们还要不要去帮助别人呢?
答案是肯定的,当我们遇到需要帮助的人,如果你有能力,我们还是要帮助他。可是大可不必期望从中获得些什么,因为你的期望很有可能会落空。
不是每一件好事都会有好报,也不是每一件好事都会得到坏的结果。这完全取决于你帮助的人,取决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有人说人性至善。也有人说人性至恶。这些都有道理。
只是不同时间,不同情景,不同人的选择自然也不同。就好比贾雨村,当日,他初入官场时也是非常感激甄士隐的。并且给了甄夫人银钱,也答应帮助甄夫人去帮他们把失落的女儿瑛莲找回来。
只不过后来,人的境遇变了,心也就变了。贾雨村失去官位良久。后来在林如海的帮助下才又逐步补了官位,进入官场是依靠贾府势力,所以再面对葫芦案的时候。他明知道薛蟠有错,也明知道瑛莲无辜。可是他为了自己,为了跟贾府可以有个交代,为了他的前途,所以他选择了视而不见。就这样也误了瑛莲的一生。
贾雨村是一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他的心里已经没了公理,没有道义,只有他自己的官位和权利。这些让他迷失了自己的心性。也忘了当日的承诺。
那么我们帮助别人是否也一定会落得这样的结果呢?自然是不一定的,世上之事变化万千,未有定数。世上之人,有人善有人恶。有人做着善事,可是自私,就会在抉择的最后偏向自我,精致利己。有人可能一直做着恶事,但是从来不是为着他自己,也许他手上的每一滴血都是为了别人过得更加安乐。
世上之事本无定数,又如何分辨,谁又说得准呢?在别人有危险的时候,在我们有能力的时候,该出手则出手。如果我们没有这个能力,有何须逞强呢?不必自责。
人的一生,不是只有自己,也不是为了别人而活。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可能每个人心中的那杆秤都不一样。公道是什么?也许这么多年最后人人都只能说上一句:公道自在人心吧。
贾雨村的选择,你不能说它对。可你说他一定是错也不尽然。人有善良的心,也有自私的一面,该怎么选择?它在我们手中,也在我们心里。在面对一件事的时候,多想想别人,也许结果就是我们都满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