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浦市古老的青石板板路走过,我们突然发现一家破旧的民居里,一个中年男子坐在堂屋的左侧,正在制作杆秤。话说随着电子秤的普及,杆秤的使用频率也越来越少,上街去买菜或水果,已少有卖家用杆秤给我们称东西,替而代之的几乎都是电子秤了,在浦市居然还有人在做杆秤,这不得不令人称奇。强烈的好奇心使得我停了下来,拿着相机东拍西拍,做杆秤的师傅也并不恼火,甚至习以为常,看也不看我一眼,依然故我地做他的杆秤。我不好意思地说,师傅,拍个照没意见吧。他才轻轻笑了笑说,你拍吧。
我不知道这个做杆秤的师傅还能坚持多久,很多人现在连杆秤都不会认,做生意的人图方便也懒得再用杆秤,这个师傅如果单凭卖杆秤恐怕已经不能维持生计。幸好他的房子临街,所以他就把堂屋空了出来,放两根条凳,凳子上铺上门板,再摆了点本子、手帕之类的小东西,一个杂货摊子就算铺开了。杆秤师傅就边做杆秤边做买卖,才得以养家糊口。当我们问及做好一把杆秤需要那些工序时,杆秤师傅才头头是道地给我们讲述起来,从选材、刨圆、浸泡、打磨到钉秤花、装秤盘,师傅说得很详尽,而我们终因为隔行如隔山,听得一头雾水,只知道制作一把小小的杆秤也需要很多工序,花很多时间。
看着做杆秤的师傅认真执着的表情,我故意开玩笑说:那个秤花你随便打打就好了,要你们精确做什么啊,现在的人买东西又有几个会看秤,有的奸商为了克扣斤两都要故意把秤弄得不标准,你还这么认真做什么?没想到那做杆秤的师傅立马变了脸,说:我做秤从来不会短斤少两,做生意的要怎么称秤那是他们的事,我做秤必须问良心,无论偏轻偏重都是缺德,会有报应的。杆秤师傅的话和朴素,却让我肃然起敬,不由为自己的随性而自责,即便是坐在路边毫不打眼的杆秤师傅也有其职业范围内的道德准则,我要做的应该是尊重而不是调侃。
我又问:现在买杆秤的人不多了吧。杆秤师傅回答:确实不多,也没个准数,有时候一天会买掉一把,也有时候一个月才能卖掉一把。一个月才卖一把杆秤,这是什么概念?我瞠目结舌:买杆秤的人那么少,你能赚钱吗?还做这个干什么啊?我原来也不做了的,可是又有好多人找我买秤,要求我做,我才重新拾起了这门手艺。毕竟是老祖宗传下来的,做就做呗,也别让这手艺在我这儿失传了。杆秤师傅很平淡,一副荣辱不惊的样子,想来如此的时光早已是习以为常了。
(本文来源于《中国资产评估》年第1期)
击右上角按钮,选择“发送给朋友”或者“分享到朋友圈”
阅读更分享本文
点多文章
点击右上角按钮,选择“查看官方账号”,然后选择“查看历史消息”
关于我们
中国资产评估协会是资产评估行业的全国性自律组织,依法接受财政部和民政部的指导、监督。中评协互联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