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手用过这10样老物件的人至少60岁了,

很多老物件随着岁月的流逝,渐渐淡出了我们的视野,保留下来的,已经具有文物价值了。这里展示的10样老物件,90后00后恐怕连见都没见过,亲手用过的人至少60岁了。图1:上个世纪60年代流行的挎包,你背过吗?

图2:粮票。粮票是20世纪50年代至85年代中国在特定经济时期发放的一种购粮凭证。粮票作为一种实际的有价证券,在中国使用达40多年,随着社会的发展,它已退出了历史舞台,成为收藏者的新宠。

图3:黑白电视机。上个世纪80年代初,一台黑白电视机是最昂贵的奢侈品,即便是满屏幕的雪花,也依然很开心,要依靠天线接受信号,天线还老不好使,特别大冬天的,信号不好时,还得出去摇一摇,很闹心的。

图4:煤油罩子灯。煤油灯是电灯普及之前的主要照明工具,以煤油作为燃料。多为玻璃质材,外形如细腰大肚的葫芦,上面是个形如张嘴蛤蟆的灯头,灯头一侧有个可把灯芯调进调出的旋钮,以控制灯的亮度。煤油还要凭票供应。

图5:蛤蜊油。这个可以算是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好用又便宜的护手霜了,不知道你小时候有没有用过。那时的孩子很聪明,将大人用完的蛤蜊油外壳拿来,将根部在石头上磨两个小孔,还能吹出好听的声音:呜呜呜……

图6:手摇电话机。手摇电话机,摇动的是一台小直流发动机,电压有七八十伏。人工总机上和这部话机相应的磁铁让一个表示信号的金属片翻下并响铃,总机的值班人员就用插头和这部话机连接通话。

图7:搪瓷缸。在上世纪60年代,这样喷有子的搪瓷缸,一般是花钱也买不到的,是作为奖品下发的。亲自获得过这个搪瓷缸的人至少60岁。一个搪瓷杯记录了一个时代的变迁,也见证了一代人的成长。

图8:杆秤。杆秤是秤的一种,是利用杠杆原理来称质量的简易衡器,由木制的带有秤星的秤杆、金属秤锤、提纽等组成。在没有电子秤之前,做生意的人全部都用的是杆秤。农村集市上,现在还有少数卖菜老人在用。

图9:永久牌自行车。永久牌自行车是上海永久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自行车品牌。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自行车是高档代步工具。那时,农村娶媳妇往往用永久牌接新娘子。随着私家车、公交车、轨道交通等出行方式的多样化,永久牌自行车淡出人们视线。

图10:铝饭盒。以前读书的时候,寄宿在学校,就在学校用家里带来的米,放在铝饭盒里,在食堂蒸饭。这10样老物件承载了60岁以上的老人,太多太多的回忆,或美好或忧伤,总之是一笔人生记忆的财富。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hy/4767.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