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人的记忆效应
能对案件提出证据的非当事人,我们称之为证人,就是把自己亲眼所见,亲耳所听的东西如实讲出来,提供客观证据的人。但是,很多证人提供的证词都与实际有所偏差,具有个人倾向性,带着主观的观点和意识。心理学称之为:证人的记忆效应。每个人对于自己在知识上的优劣都有自知之明,也就是说自己心里有杆秤,一般情况会根据信心值去去修改测试结果,好接近公认的答案。然而目击的事件没有一个公认的答案,便不受这种自知之明的影响。比如他们不能知道自己描述嫌疑人的身高比其它证人描述的是高了还是矮了。
心理学家对这一结论进行了更深入的研究,他们让被试者观看一段录像是关于小女孩被绑架的事件。第二天让被试者说出录像里面的内容和对自己回答准确率的信心程度。随后选出一些生活中常识性和知识性的问题却询问被试者。恰恰验证了结论:对于目击事件,自信心较强的比信心度低的证词没有比较准确;而对于一般通俗的知识,信心强的要比信心度低的好得多。
罗森塔尔效应
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雅各布森的著名实验,随意从每个班抽取三名学生,一共十八名,写出名字告诉校长:“这十八名学生经过智商测试都是天才。”过了半年,罗森塔尔又来了,发现这十八名学生确实比其它学生在学习上要优秀,进步很快。再到后来,这些人也在社会上工作里成为精英。这就是罗森塔尔效应:基于对某种情境的知觉而形成的期望或预言,会使该情境产生适应这一期望或预言的效应。
你期待什么就会得到什么,你得到的不是你想要的,而是你期待的。积极、充满信心地期待,相信事情会顺利进行,事情就一定会顺利进行;反之,如果你相信事情不顺利,阻力就会产生。坚信最好的,你就会得到最好的。赞美、信任、期待都是一种能量,它改变人的行为,使人积极的向前,会感到有社会的支持,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也会尽力而为,避免让对方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