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陵市大通古镇老手艺人钻秤星。徐旻昊摄梦儿筑在秤杆上文
汪向军来源
安徽日报客户端
在桐城市龙眠街道东关社区有一条东门老街。老街上有家不足25平米的老店。老店普普通通的老木门面,没有多余的装饰,店内布置有些凌乱,墙上挂着十几把杆秤,一张大大的制秤工作台上放着工具和配件。店主叫陈春先,今年70多岁,做杆秤已50多年。
年,因为陈春先所上的初中停课,所以15岁的他就待在家里跟着父亲学做杆秤。陈家做杆秤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清咸丰年间,到陈春先这一代已是第四代。陈春先说,别人学手艺最多三五年,就差不多了。但他跟随父亲一直学了将近10年,才开始了自己的做秤人生,而且一做就是大半辈子。
杆位上定星位、钻眼。
陈春先说,秤杆的取材很讲究,一般他要去山里选栗树。秤砣在原桐城县锅厂采取翻砂铸造。做秤是件费时费心的纯手工技术活,工序繁琐,一个技术娴熟的杆秤匠人一天下来也只能做一把秤。制作一杆秤,要经过选材、刨木、制胚、刨圆、打磨、包铜管、配砣、定刀口、定星位、打眼、装钩、磨光、校称、染色……大大小小需要数十道工序才能完成,道道容不得半点马虎,稍有不慎就会有偏差,前功尽弃。
“当初制秤价格不高,盘秤每把0.5元,小杆秤每把1元,大杆秤每把1.5元不等。”陈春先说,生意最红火的时候是上世纪60年代初,国家市制原定十六两为一斤,因为折算麻烦,改为十两为一斤,生意那叫一个好!
给秤杆包铜皮,钉上挂钩。
彼时的陈春先永远都在东门街上固定的地方摆个摊摊。买秤人都要提前预订,先和陈春先说要多大的秤,下一回上街再来取。还有就是农村包产到户,搞活经济,搞活生意的时候。农民做点买卖,称鸡称鸭称菜称肥料,家家户户都要买秤。陈春先是那时的红人,莫说东门老街,周围方圆几里的农户也都识得做秤的“陈师傅”。
拿到秤了,买卖完了生意还没完。哪家哪户秤用着旧了、变形了、不准了、要调校了,只管找陈师傅修便是。
如今的时代则大为不同了,更为简单易用的电子秤摆在了各处商贩的台面上,传统杆秤似乎已经销声匿迹。杆秤这种毫厘必究的纯手工精细活逐渐没落,淡出人们的视线。
陈春先老先生正在制作秤杆。
谈到未来,陈春先说儿子现在在一家公司上班,没有跟着他学做杆秤,但他也没有什么遗憾和不舍。因为社会在进步,时代在发展,每种事物的消亡总有它的道理。
“我这门杆秤制作手艺总有一天会失传。但只要我在世一天,梦儿就永远晾在秤杆上!”陈春先说,杆秤凝聚着古人的聪明智慧,是正直无私、光明磊落的象征,这是国人传承数千年的精神,精神传承永远不会断绝。
作者简介:汪向军,安徽省作家协会会员,安徽桐城市人。现供职于桐城市龙眠街道办事处党政办公室。更多文章:
你好,这里是桐城,这是我的名片
顶流桐城,“名城”里的“国字号”
从“名城”桐城走出来的“院士”们
故乡桐城龙眠
古城
桐城骄子
投稿:tct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