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清官的最高荣耀,为什么不是皇家恩典,

偏方治白癜风 http://pf.39.net/bdfyy/bdflx/150921/4699279.html

导读:

中国历史的长河蜿蜒曲折,轰轰烈烈流淌了几千年,王朝换了一代又一代,官员换了一茬又一茬,在那个铁打营盘流水兵的官场之上,曾上演了无数光怪陆离的人间悲喜。人说天地之间有杆秤,那么这些作为秤砣的百姓,一不能修史,二不能立传,他们又是用什么方式,来评价那些“定盘星”的呢?

举个最直观的例子,就拿官员的离任来说,不仅五花八门的趣事时有发生,而且还不乏绝佳的创意,让人玩味的同时,民心向背一目了然……

一般来说,古代官员的上任仪式都非常简单,前任将用黄缎子包着的大印交到继任手上就算完事。而相比之下,他们的卸任仪式则要显得精彩和热闹的多。这主要是因为,过去的百姓对于卸任者没有那么大的心理负担,所有积攒起来的好感或者怨气,也只有在他们离任的时候,才能够得以发泄。

如果一个官员遭人厌恶,在他离任的路上,会遇到许多在家门口烧纸钱的人,就像是送殡队伍从门前经过的样子。换句话说,这是人们在诅咒贪官早死。

而对清官离任,老百姓也充分发挥聪明智慧,诸如“德政碑”、“万民伞”、“遗爱靴”等各种表达敬意的方式闪亮登场。这里重点说一下所谓的“遗爱靴”是怎么回事。

所谓的“遗爱靴”,要追溯到唐朝的华州刺史崔戎,据说崔戎在任时做了许多好事,所以在他离任时,老百姓因为不想让他走,拉扯之间竟然把他的官靴脱了下来,后来老百姓给这只靴子起名叫做“遗爱靴”。

到后来,遗爱靴就正式成为了官员离任时的一种仪式,人们会把离任官员脚上的靴子脱下来,替他换上一双新靴子,旧鞋则要挂在城门之上,寓意以后还要走人间正道。这可以算是官员离任的最高荣耀。

所以在当时,经常会发现在某座城市的牌楼上,悬挂着一些奇形怪状、腐烂不堪的靴子,这正是当时百姓对于清官表达敬意的最特别的一种方式。

据说在康熙年间,上海人民送别离任知县的时候,百姓们痛哭不已,居然将知县的鞋子脱下来四十多次,知县面对全城百姓的挽留也大哭,乃至于到了无法成行的地步。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hy/3096.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