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曹操离皇位仅“一步之遥”,为何不称帝呢?原因竟是这样的
曹操是个非常聪明的一个人,他凭借着自己的权利和智慧,在东汉末年乱世之中崛起,迎献帝至许昌,挟天子以令诸侯,集结群雄,奋起抗争,最终统一了黄河流域,官拜丞相,被封魏王。
曹操不仅成就了宏图霸业,而且还开创了三国鼎立的局面。然而,被称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的曹操,为何在权力达到巅峰的时候,仅离皇位一步之遥的他,却不愿承接天命登上帝王之位呢?
曹操不愿意称帝是有原因的,曹操胸怀大志,做事缜密,他深知自己的天下得来不易,如果一味的追求皇上的名分,一旦有一天称帝了必将引起后面的权力之争,试看历史上哪一个王朝不是为了帝王之位争的头破血流。所以聪明的曹操绝不会做这样的蠢人,而且自己已经实权在握,还要那个虚名有什么用?这就是曹操的过人之处,明智之举。
另外曹操也心知肚明,他很清楚,如果自己废了献帝,登上地位,那必将烙下骂名,沦为千夫所指的罪人。曹操也不想这么做,如果曹操这样做了,就等于曹操是争权夺位抢了江山,因此曹操也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而背负乱臣贼子的骂名。这也是曹操的精明之处。
曹操曾经以“携天子以令诸侯”的绝对优势就已经掌控了实权,所以说,帝王的名分对他来说只是一个虚名而已,实权和虚名,哪个重要?曹操自己心中自然有一杆秤,因此,他甘愿做丞相而不愿意当这个徒有虚名的皇帝。
曹操心中还有另外一个想法,自己年事已高,若真想要做皇帝也得留给子孙们来做,因此,他自己不想称帝,也是给未来的儿子铺路,所以说曹操绝非等闲之辈,用胸怀大志,心思缜密且又老谋深算来形容他,是最恰当不过啦!
关于历史上的很多问题,我们都应该带着怀疑的态度去审视,读真实的历史,明更多的道理,如有不同意见,请在评论区留言,喜欢我的文章您就点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