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爷爷八十多岁的时候,渐渐地就不能自理了。手脚不听使唤,做个饭手抖,洗个衣服连盆也端不起来了,日常生活成了问题。
李爷爷三儿三女,老伴早在几年前就去世了。三个女儿嫁出去了自不用说,二儿子和小儿子都在家中务农,经济条件也是一般。大儿子最有出息,三十多年前的研究生,整个市也没几个,妥妥的人才。毕业后留校工作,在大城市里娶了媳妇安了家,成了众人羡慕的对象。
自从李爷爷的老伴去世,大儿子就想让老爹去他那儿住,他给养老,可李爷爷不愿意。故土难离,他更想守着老宅,在他生活了一辈子的地方过完余生。而且李爷爷也牵挂着另外两个不太出息的儿子,他心里有杆秤,大儿子给的钱多,他花不完还可以补贴一下这两个。
当李爷爷生活不能自理的时候,二儿子和小儿子为谁照顾老爹的事吵了起来。小儿子认为大哥不在家,当然应该让二哥照顾爹。二儿子却认为,老人都最宠小的,老爹和已经去世的娘一直都是最疼小儿子,现在应该是小儿子报答的时候了,照顾老爹义不容辞。
两个儿子争吵不休,李爷爷也很头疼。如果可以,他谁也不想麻烦,自己生活最好,可是谁让他年纪大了身体不听话了呢。烦恼的李爷爷在大儿子又一次往家里打电话的时候,忍不住把这事儿给大儿子说了。
大儿子说:我早就说把您接来,不行我这两天就回去一趟,把您接过来照顾?不出意外,李爷爷又拒绝了:我都八十多了,还有几年好活?我不去!我可不想死在外面,连家都回不了,我就呆在自己家里哪也不去。
没办法,李爷爷的大儿子过了两天还是回了一趟家,把两个弟弟叫来。先掏出一万二千块钱放在桌上:你俩都知道,我住得远工作忙,没法在家照顾爹,想把爹接走爹又不愿意。我把话说这,谁愿意照顾爹,一个月我给一千块钱。老爹的生活费和医药费另算,我全包,你们只用出力,不用花一分钱。你俩商量一下,谁照顾爹谁就先把这一万二拿走,这是一年的,以后我按月往家寄。
李爷爷的二儿子和小儿子看了看桌上的钱,又看了看对方,都明白这是个美差。那个时候,一个正式工一个月的工资还不到一千块钱呢,谁不想占这个便宜?老爹只是不能干活,又不是躺在床上不能动,不用端屎端尿,这照顾起来很轻松呢。
二儿子先说:大哥没时间,我是老二,爹当然应该我照顾。小儿子急了:你不是说爹娘最疼我,就该我照顾吗?我想明白了,还是我来照顾爹吧。爹最喜欢我家那小子,以后我天天让那小子去陪他爷爷聊天。不信咱问问爹,他愿意跟谁过?
二儿子脸色变了,他就俩闺女没儿子,老爹也确实更疼孙子,这个他比不了。李爷爷不说话,他确实更喜欢孙子,但这事儿不能偏心,都是一样的儿子,孙女他也是疼的。
大儿子了解自个爹,他想了想,把钱分成两份,对两个弟弟说:那就轮着来,钱一人一半。爹自己有房就住自己家也不用搬来搬去,你俩离得都近,每天过来给爹做饭,在自己家做好送来也行。爹想吃啥给做点啥,该添置的就给买,我报销,只要把爹照顾好就行。
兄弟俩连连答应,拿着钱欢天喜地走了。大儿子又嘱咐老爹:别舍不得支指,别怕麻烦,想要什么就说。该吃吃该喝喝,衣服被褥脏了就叫他们洗,别委屈自己。李爷爷也答应了,他明白,大儿子的一片孝心,他不能辜负。
李爷爷的大儿子忙,在家没待几天就走了,老二和老三也松了口气。这几天,他们两家像敬财神一样,捧着大哥伺候着老爹,连说话都不敢大声。走了也好,只要大哥以后按时给寄钱,人回不回来的无所谓,反正他们把老爹伺候好就行了。
从此李爷爷的日子就是享福中度过的,吃的好穿的干净,俩儿子儿媳妇都对他恭敬孝顺,连孙子孙女都经常来陪他聊天。李爷爷也不偏心,大儿子给寄来的好吃的一样给他们吃,有时给孙子点零花钱必定也给孙女点。大儿子按时给寄钱,二儿子和小儿子也不吵闹了,有事也知道商量了,齐心协力照顾李爷爷。
李爷爷一直享了十多年的福,才寿终正寝。大儿子一家回来参加丧礼,费用全是大儿子出的,收的礼钱他一分不要,让两个弟弟分。老二和老三对大哥更加恭敬,爹娘都不在了,关系更要搞好,孩子们渐渐长大,万一以后有事还得求他大伯帮忙呢。
结语:养儿养女的,只要有一个出息孝顺的,老了就不用担心了,这辈子必定能享福。
李爷爷的二儿子和小儿子虽然是看在钱的份上,才心甘情愿好好照顾老爹。但如果没有他们,李爷爷不愿意背井离乡跟大儿子去大城市生活,大儿子又不可能常住家乡专门照顾老爹,那还真是个令人头疼的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