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福州市教育局、福州日报、台北市出版商业同业公会联合主办,泰禾集团独家冠名的“泰禾杯·海峡两岸好文章”征文活动,今年迎来了第五个年头,海峡两岸每年都有数十万学生参加。活动中,发生了许多有趣的事情。
年“海峡两岸好文章”征文
的主题是“我家的传家宝”
小编在翻看获奖作品时
发现很多巧合!
几名经商之家的学生
竟然隔海对话,
一起讲起了秤的故事!
福州陈弘宇的爷爷是位做秤的老师傅,手艺精湛,做出来的秤从不缺斤短两。福州王诗恬的爷爷是茶农,用的秤很特别,别人做八两秤、九两秤,可他却用一斤一的秤,这不是吃大亏了吗?秤象征着公平,台湾的赖宇薇同学却说“秤砣不必公平”,这又是为什么呢?
所有的答案都在
下面的三篇文章中
▼
福州爷爷的秤长乐第一中学高一(3)班陈弘宇
指导老师:林楠星
爷爷年轻时,患过一场大病,再也不能下地去干农活。于是从小,爷爷就被太爷爷送去邻镇,师从一位做秤的老师傅。
十几年后,老师傅去世了。在他的徒弟中,惟有爷爷与邻镇的一位同门技艺最高。于是,便由他们继承过师傅的衣钵,各自开起了店铺。
可怪事发生了。同样的时间开的张,邻镇的同门生意可谓是红红火火、蒸蒸日上。可爷爷的店呢?一日一日的,人影日渐稀少。即使是秋收前,本该是购秤的大好时候,爷爷的店前也门可罗雀,不见人影。
见着自己的生意越做越砸,爷爷心里满是不解与困惑。是啊,凭啥啊?要知道,在当初爷爷还是学徒时,便凭着自己的勤劳和踏实,赶超了不少师兄师姐。怎么这么一身精湛的手艺,生意却日渐惨淡了呢?
抱着一肚子的苦水,爷爷快快地歇了店,准备去看看邻镇的同门,去向他讨几招开店的诀窍。
到了现场一看,同门的店前里三层外三层,黑鸦鸦一片全是人头在攒动。爷爷的心里一阵不好受。看着师出同门的师兄的店红红火火,自己的店却无人问津,爷爷的心满是酸楚。
待到黄昏,各家都关门打烊了,爷爷才敢赔着笑,拎着买来当礼品的酒,腆着脸去问候自己的同门。
同门也不客气,大大咧咧地收了酒,便请爷爷入门叙叙旧。
酒过三巡,爷爷才敢开口:“唉,师兄,你说,怎么你的店就一天开得比一天好,而我的店,就……师兄,你这是有啥诀窍不?”
同门一听,也乐了。一杯酒下肚,伸出手指敲敲自己的脑门:“师弟啊,我这,也买过你做的秤,确实不赖。可是,你这脑袋可别太死哟!”说着,他还卷起手,说悄悄话一般把手放在耳边,低声说:“你啊,就别死较真。做秤时,客人叫你少一两,你就少一两,叫你少一分,你就少一分,这不就成了?凭你的功夫,做秤时少它几两,包管没人看出来。怎样,我这儿,刚好有城里要的四十秤单子,要不分你一半?”爷爷听完,倒也不说话,只默默喝完杯中酒,走了。
于是日后,爷爷的店照旧冷清,同门的店依然红火。
一天,爷爷听到消息:“隔壁镇做秤的被人打了!”听到消息,爷爷火急火燎地赶往邻镇去。
到了邻镇,爷爷才问清事情真相:“听说那做秤的手脚不干净,做的秤缺斤少两,现在被人抓了,打得可惨了!”到了店门前,红火景色一去不返,同门被打得趴在地上,鼻青脸肿。爷爷只好站出来:“我是他同门。他做假了几条秤,我替他赔!”
回村后,爷爷连夜赶制了几十条秤赔给对方,而对方也终于不再追究。至于同门,此时也不知逃去何处了。
“从那以后,别人就都来买我的秤了。若小贩买东西时对面有不信的,只要报上说这是我做的秤,对面有话也变没话说了。”爷爷晒着暖阳,坐在摇椅上,一脸得意与自豪的神气,对我讲完了他的经历。
那时的我还不懂其中深意。现如今,看着在叔伯操持下同样红火的店铺,以及休假之余回乡,帮着做秤的父亲,我忽然笑了。也许,也是时候,由我来从父辈手中收过这件传家宝了。
拜秤福州三牧中学八年(4)班王诗恬
指导老师:陈颖
祖孙三代人虔诚地跪下,久久凝望着那已有些生锈的秤,心里默念:“诚信为本,吃亏是福!”
爷爷在农村种茶叶、卖茶叶,在父亲十岁那年,爷爷带着父亲去邻居家做秤。爷爷对工人说:“做一杆一斤一的秤!”“一斤一?”那工人愣是吓了一跳,又凑近爷爷耳边低声说:“你确定做一杆一斤一的秤?那你不得亏大了?大家都做八两秤、九两秤!”那工人疑惑不解,爷爷却坚定地笑着说:“做吧,照我说的做!”
回家后,父亲也仍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父亲,我们这样不是很亏?我以前去村头李叔叔家玩时,偷偷听到他们家做的也是八两秤。”爷爷笑得前俯后仰:“你这个小机灵鬼,你要记住,吃亏是福!这多了的斤两顾客感激在心,虽嘴上不说,但专到咱家买茶叶,买的人越来越多,薄利多销啊!”的确,爷爷家的生意越来越红火,这杆秤就成了咱老王家的传家宝了,每天都要拜秤,也是时刻提醒家人:“诚信为本,吃亏是福!”
转眼间,父亲三十了,在城市里成家立业,也有了我。暑假里,爷爷进城探望我们,挑着一扁担的东西,鸡鸭猪肉,有一样是我们大家没有想到的——一杆秤!从小就听父亲说起过我们这个传家宝的故事,父亲毕恭毕敬地从爷爷手中接过这杆秤,挂在客厅墙上,祖孙三代虔诚地对着秤鞠躬,跟着爷爷说:“吃亏是福,诚信——”父亲突然变得焦虑不安,支支吾吾:“父亲,我愧对这杆秤呐!我……我……”
原来,父亲想起刚参加工作论文有抄袭的嫌疑,心里突然一阵愧疚,对着这杆秤实在拜不下去了。后来,在爷爷的鼓励下,父亲主动向单位领导承认了错误。以后,父亲工作中时时刻刻铭记老王家的传家宝,瞧,父亲单位先进墙上就挂着父亲的照片和先进事迹介绍,每次到父亲单位参观,我都要驻足仰望,为父亲感到骄傲。
我十岁了,爷爷已经白发苍苍,每次打电话仍不忘叮咛:“这杆秤就是我们老王家的传家宝,记住:吃亏是福,诚信为本!”
有一次发考卷,老师报得好慢啊,久久听不到我的名字,心中是越来越焦急,手心里满是汗。忽然,老师说:“还有最后一个95分以上的,你们想知道是谁吗?”“想!”同学们异口同声地答道。“那就是……”老师停了下来,同学们的眼睛睁得老大。“那就是王诗恬99分,全班第一!”一听到这句话,我心中的石头终于落了下来!
当试卷发下来了,我细细地欣赏着自己的试卷,可是翻到试卷后面我觉得不对劲……阅读扣了2分,作文扣了1,那就是97分,哪来的99分?心里顿时焦躁起来:我到底要不要去告诉老师呢?改了分数我就不是第一了,不改分数呢?我心里会一直不安。到底是改还是不改呢?种种矛盾的痛苦,好像虫儿咬着我的心。虽然是第一,但是我似乎感觉不到第一的喜悦,那时,我脑海里浮现出那杆虽然生锈,但承载着爷爷希望的传家宝,浮现出我们祖孙三代拜秤的情形……我想了又想,终于鼓起勇气让老师把分数改成了97分。因为诚实比分数重要。
诚信为本,吃亏是福。每一步都踏在这坚实的土地上,家里没有什么昂贵的宝物,但这杆秤却是无价的,我将继续朝着诚信之花盛开的地方前行,即使徘徊我也不再迷失方向,代代相传……
拜秤啦!
台湾不必公平的“秤砣”名间小学五年(乙)班赖宇薇
指导老师:陈建同
许多人家有代代相传的传家宝,不管是贵重的,还是有纪念性的,都有它们的意义,而我家也有一个传家宝,那就是一把“秤砣”。
“秤砣”是传统的量重工具,在古早的菜市场还可以看到。秤的主体是一根圆木杆,一端有一大钩,另一端挂有重物(秤砣)。将要量的东西挂在钩上,移动秤砣使两边达到平衡,再读出木杆上的数字,那就是所量东西的重量。而我家的秤砣有“一百多岁”了,秤杆上面的刻花虽然已模糊,秤锤也锈了,但是全家人都非常珍惜它。
我的祖辈是卖菜的,他们使用这个秤砣进行交易。在我很小的时候,常跟阿公去卖菜。阿公用扁担挑着菜,沿路叫卖,每当有客人要买,我都手忙脚乱帮着拿秤给阿公,看阿公仔细地调整秤锤,熟练地量出重量,细心地用稻秆绑菜,利落地完成交易。
我看阿公在称菜的时候,总是刻意地让秤杆尾端翘得老高。我不明白为什么要这样做。阿公说:“秤是个公平的工具,重量一样才会保持平衡,而我总是让秤尾翘高,就是让客人多些菜,少付些钱。我们家种的菜很多,吃点亏没关系。”这时我才恍然大悟,难怪许多客人喜欢跟阿公买菜。
如今,我长大了,阿公也不在人世,但是这曾经维持家计的秤砣,被爸爸小心翼翼地保存着。爸爸经常教导我在生活中要懂得“让利”给别人,宁愿自己吃亏也不和别人计较,我想这也许就是这把秤给我们留下的精神财富吧!
窥一斑而见全豹,
从一杆秤中,
你看到两岸同根同源的
文化传承了吗?
泰禾杯·海峡两岸好文章
年征文主题:美好生活
主办单位:福州市教育局福州日报台北市出版商业同业公会
指导单位:福州市台港澳事务办公室
协办单位:泰禾集团
征文主题:美好生活
征文参加对象:福州市和台湾地区小学三至六年级学生,以及初中、高中和职业学校学生
征文时间:即日起至6月30日
注:报名详情可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