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评疫苗事件,纷乱信息中追踪权威声音

李克强总理就疫苗事件作出批示:此次疫苗事件突破人的道德底线,必须给全国人民一个明明白白的交代。这是政府针对事件最清晰、权威的表态,是整个国家对这一焦点问题的回答。

长春长生公司生产的疫苗涉嫌造假的事情这两天在互联网上刷屏,逐渐聚集起公众的愤怒和恐慌,成为新的舆论事件。疫苗直接涉及儿童的健康,关乎生命,该领域的每一起负面新闻都会令全社会侧目,监管好疫苗的安全生产堪称是对国家现代治理能力的考验。

国家药监局星期天晚上向公众通报有关情况,在表示已对长春长生立案调查,涉嫌犯罪的移送公安机关追究刑事责任的同时,介绍了问题狂犬病疫苗已被召回,市场上已无该批次问题疫苗的进展。

通报还说,去年10月的抽样检验发现,长春长生公司生产的一批次百白破疫苗效价不合格,该产品至今停产,有关补种工作已于今年2月进行了部署。

仔细回顾这起疫苗事件的发酵过程,百白破那一批次问题疫苗完全是国家药监部门查出并加以处理的,狂犬病疫苗的问题则是监管部门根据企业员工举报,查出了长春长生公司编造生产记录和产品检验记录,随意变更工艺参数和设备。

但彻底引爆这一话题的是一篇题为《疫苗之王》的网络文章,该文从国有资产流失到疫苗生产造假,对长春长生的发迹史做了全景式描述,引起了针对疫苗生产企业的公愤和对监管可靠性的质疑,被大量传播。由于这篇文章是一家之见,并非权威信息,其准确性一时不得而知。但很多读到它的人对文中故事宁肯信其有。

食药安全这几年屡出事端,我们看到,国家针对这些领域的治理下了很大功夫,一批违法生产销售者遭到严惩,相关法规的制定和执行越来越严格。但最新事件告诉人们,相关治理并未达到令人放心的水平。

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时代,中国人对疫苗、尤其是儿童疫苗提出的是百分百的安全要求,而不是高概率的安全保障。其实长春长生的问题都是监管部门率先介入的,并且都向社会发了通告,这反映出药监工作对于发现问题和处理问题是起了作用的。

然而即使这样,舆论还是不满意,安不了心。原因在于人们无法理解,国家的监管为何没有做到在源头上制止违规行为的发生呢。尤其是当政府的权威信息不够充分时,很多人会认为这是监管力度不够,处罚太轻,导致长春长生这样的公司屡查屡犯,有恃无恐。

中国近年舆论风暴涉及食药安全和司法公平问题的最多,也是这两个领域实际迈出的治理步伐最大。然而在食药安全问题上,进步值得鼓励,却无法成为公众满意的理由。小概率的不安全事件对个人可能意味着绝对不安全,政府要理解舆论面对每一起安全事件时的冲动,不断跟进公众的安全需求,围绕监管下更大的功夫。

其实公众除了从互联网上感受事件的冲击,还会从身边的实际情况和经验评估事态的可能严重程度。对国家这些年的进步,人们心中也有一杆秤。对于星期天国家药监局的通报内容,很多人看得懂,该通报对安抚舆论是起了作用的。

无论遇到什么事,尤其是疫苗这样的事,政府部门一定要完全做到急公众之所急,行公众之所盼,别的不用想,或者少想。要坚决避免人们对出事时政府部门“不抓紧解决问题,却要维稳当先”的误解。

我们党和政府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让人民安心、放心,有什么困难上下一起担当,过程公开透明,做到这些,这个社会就不会有什么迈不过去的坎。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gx/3458.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