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小白大观。以小白心态,观历史万千,和大家一起品味历史中的人和事,追寻时空背后的情与思。”
继续学习许倬云先生的《从历史看组织》一书。今天的主题是秦汉时期的用人制度。一个政府能够正常运作,需要依靠各方面的优秀人才,一个政权想要更替有序、江山永继,更需要依靠后继有人。因此,人才的选拔和使用是统治者最重要的事情。
秦汉时期是我国封建大一统王朝的奠基时期,其用人制度经历了从初创到定型的过程,为后世树立了标杆与典范。那么,秦汉时期有哪些用人智慧呢?
广纳贤才,不计前嫌
大家知道,秦始皇的宰相李斯曾经因为惧怕韩非的才干,担心其被始皇赏识,挤掉自己的位子,从而陷害韩非。这体现了他嫉贤妒能的一面,然而,他在秦国吸纳人才方面还是做出了积极贡献。
李斯曾经给始皇上奏议《谏逐客书》,规劝始皇不要将六国来秦国访问的客卿、贤人驱逐出境。他说,秦国人身上所穿最好的衣服,驾乘所用最优秀的马匹,装盛所用最好的器皿,所听最好的音乐,无一不是秦以外各处搜罗来的,为什么唯独对最有用的人才拒于千里之外呢?后来秦始皇采纳了他的意见,广纳六国贤才,为成就统一大业奠定了人才基础。
选拔人才,忠诚固然重要,但如果因此而人为画清界线,将其他有才华、有品行的人才拒之门外,无疑是愚蠢的表现。齐桓公曾经被管仲一箭射伤,却不计前嫌,将其招至麾下、委以重任,才得以励精图治、实现霸业。可见,人才难得、稍纵即逝,统治者不仅要有识才的慧眼,更要有宽广的胸怀和容才的雅量,只有拓宽选人视野,不拘一格用才,才能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赏罚分明,公平公正
汉朝建立之初,一次,汉高祖刘邦在高台上远远看到河滩上有人聚在一起议论纷纷,就问张良,他们在干什么?张良回答说,这些人在商量如何反抗您。高祖大惊,问张良缘故。张良说,这些都是跟着您打天下的有功之臣,却得不到封赏,您封来封去只封自己的亲戚,这些人会心寒的。
刘邦问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张良说,只要您先封一个大家都知道他最恨您、您也最讨厌、但确实又有功劳的人,问题就迎刃而解了,您想想有没有这样一个人呢?刘邦说,那就是雍齿了。于是张良建议高祖立刻封雍齿为侯,这样一来,其他人就会吃下定心丸了。试想,连雍齿这样的人都可以封侯,何况我们呢?
可见,领导的用人问题不只关系到事业成败,也关系到人心冷暖。用一贤才则人心思进,用一庸才则人心思退。人人心中都有一杆秤,人才往往会用脚来投票,时间久了,谁赢谁输自然见分晓。
建立察举,倾听民意
为广泛吸纳天下人才,汉武帝时建立了察举制度,按照郡县人口比例由地方推荐察举,这样就在形式上确保了人才来源结构的科学性。在察举制产生之前,统治阶层与被统治阶层是截然分开的,官员均由功臣子弟担任,完全是一个封闭的阶层。因此,察举制的产生,使得下层群众有机会进入决策层,从而为本阶层的利益发声。
因此,客观上讲,察举制搭建了统治阶层与人民群众之间的桥梁,使民意通过这种形式得到一定程度的采纳,同时也打开了普通人的上升通道。
然而,随着东汉末年权力的高度集中,察举的途径被少数人垄断,“肥水不流外人田”,以致出现袁绍这种“四世三公”的名门望族,权力被垄断在少数家族手中,最后老百姓只能寄希望于起来造反,才能够“改天换命”了。
权能分野,用人以专
汉朝的第一位丞相萧何,在汉军进入秦都或阳后,做的第一件事不是封仓库,而是接收图册,包括地图、户籍与卷宗档案。何也?因为他要掌握全国的人口数据、税收数据、通邮数据,只有掌握了足够的数据,才能够精准地运作国家机器。
这就奠定了汉朝相权的实力基础,形成了权能分野的格局。权在宫中,皇帝掌握大方向;能在府中,丞相负责具体的政府运作。所以,任用专业人员进行经营管理,形成了皇权与相权的制衡,这是汉朝之所以能够延续年稳定结构的重要原因。
只是到了东汉末年,权力落入宦官和外戚之手,内廷权力侵入外廷,打破了制衡,导致了汉朝的覆灭。
“为政之要,首在用人”。从以上这些典故中可以看出,秦汉时期形成的用人制度,奠定了之后中国两千年用人的一些基本原则,其中的智慧和经验值得后人细细品味,其中的反面教训也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值得后人用心思考。
本文仅代表个人观点,感谢大家阅读。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告知立即删除。
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