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宁夏物语我是一杆秤一头挑起人间

点击“宁夏日报”和我们共度国庆!

一张张老照片、一个个老物件,无言地记录着宁夏经济社会的历史变迁。

换个姿势礼赞新中国成立70周年!宁夏日报客户端开设“宁夏物语”栏目,全媒体记者化身老物件,以拟人化手法,图文并茂,从“我”的视角出发,纵横历史,畅谈变迁。

一次新的尝试,一场破冰之舞,以飨用户。

看我七十二变,

准备好了吗?

天地之间有杆秤,那秤砣是老百姓。

秤杆子呀挑呀挑江山,你就是那定盘的星。

听了我的主打歌,你一定知道我大名。

没错,我就是天地之间那杆秤!

俗话说“秤不离砣,公不离婆”,砣叫权,杆为衡。在秤杆和秤砣的此起彼伏间,权衡就此诞生。

“秤”古“量”今,今天一起来听听我的前世今生。

我的出生日期不详爹妈不明,据说是春秋时期的鲁班,也有传是辅佐越王勾践的范蠡。无论爹妈是谁,我已在这人世间称了无数个春秋,度了万千颗人心。

我的颜值很高——眉清目秀。最初一斤有十三两,在我身上刻有十三颗星花,对应北斗七星和南斗六星。自秦始皇统一度量衡后,加福禄寿三星,一斤变为十六两。用我称重就是图个公平诚信,少一两“损福”,少二两“伤禄”,少三两“折寿”。

上世纪50年代,中国统一度量衡,改一斤为十两……四季更替,寒来暑往,一桩桩大大小小的交易买卖都通过我来完成。

我的兄弟众多——人丁兴旺。钩子称、盘盘称、戥子称,从重逾千斤的货物到轻如鸿毛的金银药材,我一出手便知你轻重有几许。

我的名声很大——众人皆知。我虽已不在江湖,但江湖仍有我的传说。诸葛亮曾喊出:我心如秤,不能为人低昂;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吟有:燕子矶兮一秤砣,长虹作竿又如何。天边弯月是钓钩,称我江山有几多;吴承恩的《西游记》写道:尿泡虽大无斤两,秤砣虽小压千斤;老一辈人口口相传:不识秤花,难以当家……

更别提还有“记取渊冰语,莫错定盘星”“吃了秤砣铁了心”“半斤八两”“咸菜缸里的秤砣——一言(盐)难尽(进)”。总之,关于我的描述太多太多,上至帝王下至百姓,古往今来,处处都有我的身影,时时都有我的事迹。

我的脾气不好——斤斤计较。在老百姓心中,我就是公平正义的象征。一头挑起人间生计,一头挑起天地良心。秤杆上的斤斤计较,演绎的是人生中的公公正正。正所谓“称上亏心不得好,称平斗满是好人。”多了一毫,那就会变高;偏了一厘,那就会走远。

我的用途广泛——多才多艺。你可知洞房花烛夜,新郎正是用我挑起新娘的红盖头,讲究个“称心如意”;你可知乔迁新居时,屋中有我求得是辟邪聚财;你可知欢度春节时,卷一卷红纸贴在我头上,祈求来年财气兴旺。我虽只是一个小小的计量工具,却承载着千百年来博大精深的文化精髓。

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到了现代我的子子孙孙一一涌现,磅秤、弹簧秤、电子秤、案秤、人体秤……人们不需要再拨动秤杆选择砝码,分秒之间就能完成一场交易。重量清晰明了,价钱一眼便知。

虽然现在的电子称智能便捷,我却还是那杆念旧的木杆秤,曾经的人又有谁的一生不是被我“称”过来的。我怀念那个在大江南北走街串巷的日子,商贩用我交易,称出个金钵满盘;百姓用我买卖,称出个五谷丰登。如今,我虽已淡出历史舞台,终有一天会被电子秤彻底取代,但是咱中国讲求公平公正、天地良心的传承决不能断。

一根根木杆秤陈列在宁夏民俗文化博物馆的展厅里。 宁夏日报记者 刘楠 摄

量天度地衡万物,斤两之间有乾坤。一根木杆秤,一页文明史,称起岁月的分量,更称起公正的人心。(宁夏日报记者 张蕾/文 文中配图除署名外均为资料图片)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gx/1591.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