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强老手艺专门做称的老人高诚谦

木杆秤,从秦始皇在全国统一度量衡开始,至今已有多年的历史。一杆称要由秤杆、秤毫、秤砣组成,有的还要配上秤盘,生产工艺相当讲究

在县城总工会附近,有一个标有“老字号计量器具专卖店”的门市部。这家门市部的主人叫高诚谦,是一个耍手艺50多年的做称老艺人

16岁时,高诚谦跟着父亲学会了做称,上世纪60年代和父亲一起从唐山回到了武强镇北牌村,几十年来,在县城一直从事做称行业

做称工序复杂,对做称的老艺人,旧时曾有“三种技艺皆娴熟,半铁半木半洋铁”的说法,意思是说,做称的手艺人必须掌握相应的木工、铁艺技术

木杆秤的秤杆多为红木、紫檀等硬木,一杆秤要进行刮秤杆、装箍、定量、定位、钻眼、修星、磨称、上油等十几道工序的精雕细刻才能完成

图为高诚谦正在用“量天尺”在做好的半成品秤杆上定量、定位,这个步骤是一个“技术活”,需要大量的实践经验,必须考虑到实际因素,例如木质密度是否均匀等等

量好刻度便进入了钻眼的环节,高诚谦更喜欢用老一辈传下来的手工钻来操作,虽然年岁已大,但他动作依然娴熟,他说,做称要的就是工艺上的精细、严谨

钻眼的下一步便是修星,也就是用铜丝标示出刻度。把铜丝插入钻眼之后用刀切断就行,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高诚谦说,刚开始学做称时没少切破手,后来学会了以后,技术越来越熟练,年轻时他最多的时候一口气能切上30多刀

再经过打磨、上油、装饰等工序,一把称才算做好,几十年来,高诚谦就在磨称、钻眼、修星中度过,做出的每一把称都是他的心爱之物

我问他,做好一把称什么最重要?他说,“干我们这行,精细、严谨不用多说,最重要的是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百业德为首,行规不可丢,足斤不短两,公平添福寿!违背了原则,做出的称有猫腻,是会折寿的”

“做称凭的就是一颗良心,其实做人或做生意呀,都是同样的道理,要凭着自己的良心。良心是定位世界和人生的法宝,就像秤的刻度一样,有了良心,便有了公平,有了和睦”

在行业里拼搏了半个多世纪,按理说他早应该修养欢度晚年了,在我县做称的店铺原来共有三家,现在只剩他这一处,尤其是现在的社会环境里,电子秤大都代替了木杆称,木杆称的市场也越来越小

利润太低,同行们相继转行,但高诚谦没有,他至今仍钟爱着这个行业,对于他来说,做称是永远不能割舍的

如今高诚谦自己在租住的房子里做称、生活,日夜和称相伴,他说,每隔三五天才会卖出一把木杆称,他如今想的不是如何赚钱发家,而是要把老祖宗留下的传统工艺继续传承下去

做一行,爱一行,几十年来,木杆称早已嵌入了高诚谦的生命之中,他又怎么能眼睁睁地看着它在现代文明中被埋没掉

希望他能够“称”心如意,让木杆称的岁月在武强源远流长

商家广告招聘求职房屋租赁二手市场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qfhqj/921.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