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评论员文章最后一公里发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工作最坚实的力量支撑在基层,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最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也在基层,必须把抓基层打基础作为长远之计和固本之策,丝毫不能放松。农村基层党组织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最后一公里”,也是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先一公里”,基层党组织要“顶天立地”强起来,基层党员干部要上连天线掌握方针政策,下接地气服务百姓民生。“最后一公里”发力,就是要甩开膀子,甘当抓落实的领路人。“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党中央的“好声音”,能否成为群众的“幸福曲”,基层党组织职责重大,基层党员干部是决定因素。村集体经济该怎样发展壮大?产业布局如何精准高效?基层人才“蓄水池”怎样激活?乡村振兴是一项系统的、重大的工程,面对新形势新要求,承继历史重任,赶考时代答卷,最根本的是要加强党的政治建设。要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有效实现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补齐基层党组织领导基层治理的各种短板,把各领域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有效实现党的领导的坚强战斗堡垒,使基层党组织成为磨砺本领的“大熔炉”、凝聚群众的“吸铁石”、推动发展的“急先锋”,不断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群众工作优势转化为推动乡村振兴的胜势。“最先一公里”见效,就是要俯下身子,勇当解民忧的主心骨。千讲万讲,没有落实就是空讲。实践证明,基层党建搞得越好,干部群众的凝聚力就越强,为民办事就能越得力,老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也会更足。社情民意,不是汇报材料中的“表格文字”,绝非自己脑海中的“天马行空”。“实打实”地走访调研,“面对面”地听取诉求,才能“心贴心”地解决问题。基层党员干部是党的“形象代言人”,群众的关切在哪里,群众的需求在哪里,工作就往哪里用力。要常坐群众家的硬板凳、矮板凳,常逛街头巷尾、庭院坝上,在为民解忧方面着力找痛点、通堵点、破难点,才能将民生实事办到群众的“心窝里”。没有哪一座奖杯比群众的口碑更厚重,没有哪一束鲜花比群众的笑脸更灿烂。群众心里有杆秤,秤杆是山水迢迢的新征程,秤砣就是党员干部的心,发展斤两几何、成色足否?就看这颗心诚不诚。无论是“最后一公里”发力,还是“最先一公里”见效,绝不能出现“断头路”“瓶颈路”,在人才活力上做加法,在基层负担上做减法,在凝聚合力上做乘法,切实把落实基层党建的各项重点任务与为民服务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体系,定能汇聚起谱写多彩贵州现代化建设新篇章的磅礴力量。贵州日报评论员编辑徐然二审陈发文吴一凡三审田旻佳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qfhqj/8628.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