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居住的以河南洛阳为中心的河洛地区是黄河文明的摇篮,辉煌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造就了这里丰富多彩的传统手工艺项目。
手艺人是中华文明的传承者,手工艺制品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记住乡愁、追寻儿时记忆、树立民族自信的有效载体。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基因的一部分,蕴含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根源,保留着形成中华民族文化身份的原生状态,以及特有的思维方式、心理结构和审美观念等,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
以我拍摄的钉秤匠为例,我通过查找海量资料得知,木杆秤在中国已有多年的历史,它伴随着中华先民们告别结绳记事、以货易货而一路走来,塑造了我们的文化生活,体现着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民间有“不识秤花,难以当家”的说法,所以秤一直是官府、商贩和农家必备的物品。它的制作工序复杂,号称“百工之首”。但随着电子秤的普及,木杆秤销量急剧下降,钉秤匠已近绝迹。
为寻找制作木杆秤的手艺人,我从年开始,一有空便到洛阳的大街小巷寻觅。功夫不负有心人,年,我拜托的一位朋友回话说,在关林汽车站出站口隔壁的一家衡器店里,摆放着不少木杆秤,很有可能找到制秤的老匠人。我如获至宝,马上驱车前往,之后根据旁人的一系列提示,在关林街道办事处皂角树村的一间出租房内,我第一次见到了正在低头修秤、年近八旬的王留江老师傅。在接下来的一年时间内,我对他进行了多次访谈,拍摄了多张照片,整理出多字的口述文稿。
在之后的几年时间内,我查阅了近万字的相关资料,系统地访谈和拍摄了20多位老手艺人,记了3大本访谈笔记,采录了多个小时的录音,拍摄了7万多张照片。根据采访笔记和现场录音,我一共整理出15万字的口述文稿,收藏了老手艺人使用过的工具、生产的手工艺品千余件。
在这部图文专题里,我将每位手艺人的记录材料分为“导语”和“口述”两大部分,涵盖了历史、传承、工艺、现状四项内容,其中工艺是重点,其他是铺垫、过渡或点缀。从每位手艺人的材料中,读者可以看到详细的工艺介绍、河洛地区此种手工艺的现状和未来前景等,较为完整地了解此种手工艺从20世纪后半叶到21世纪初的发展脉络,以及手艺人的生存状态和心路历程。
我们有幸生活在这个剧烈变革的时代,中国正在从几千年传统的农耕文明向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智能化快速过渡。与此同时,一些在中华大地上演绎了几千年的古老技艺也正因各种原因而变化着。作为摄影人,我就是要用手中的相机和镜头,以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以浓郁的人文关怀精神,以坚韧不拔的毅力,以精雕细琢的匠心,以纪实摄影的手法,深入城乡角落,用心和灵魂去发现那些传统的手艺人。我愿意深入了解这些令人尊敬的拍摄对象,听他们诉说心曲,并试图探索民俗学与摄影艺术的结合之道,为仍然精致而珍贵的传统工艺,留下隽永的光影。
(作者:李学立,系中国民俗摄影协会会员)
本文来源:光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