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当绿叶生齐日,高枕羲皇梦亦佳。——乾隆《唐槐诗》
乾隆皇帝,我们都十分熟悉,他是一个难以被定义的皇帝,在众位清朝的皇帝中,他是一位优缺点同样明显的人。这位皇帝,正可说明君,反亦可作庸人。首先,乾隆是一位精明强干的皇帝,他在位期间,向世人展现出了非凡的才干,他不仅励精图治,更是锐意进取,所谓“攘外必先安内”,乾隆能够内外兼顾,这本就是一种不平凡。是他在继康熙帝之后,将大清带入了真正的“康乾盛世”,这盛世并非由他开创,但却是由他带上了巅峰时期。但这位明君,他也有“暗”的一面,那便是他心胸狭隘,又敏感多疑,他的缺点几乎与优点持平,他爱慕虚荣,又好大喜功,从这几点来看,他又实在算不得“明”了。
雍正帝已经算严苛了,可乾隆在这一点上,与之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文字狱”在乾隆时期也达到了巅峰。而这样一位皇帝,他却也留下了不少诗作。乾隆的《杂诗》广为流传,尤其是其中“水至清无鱼,人至察无徒”一句,更是响彻千古。他在《菜花》中写到:“爱他生计资民用,不是闲花野草流。”这其中表达的民生思想也让人叫绝。可这终究不能掩盖乾隆的缺陷,有这么一位老臣,他已经70岁了,却被乾隆赐死,在他临死前饮下了3杯酒,又吃下了2片肉,这样的举动却让乾隆立马将他赦免了,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这便要说起我们之前提到过的“文字狱”了,在乾隆时期,文字狱的案例多达一百三十多起,今天要讲的这件事,便是关于尹嘉铨的文字狱案。事情发生在乾隆四十六年,尹嘉铨一家人都是当官的,他的父亲名为尹会一,曾在雍正时期当过大臣,先后担任过不少职位,为人十分正直,且两袖清风。在位期间声名赫赫,又极为精通程朱理学,在父亲的影响下,尹嘉铨也成了满腹经纶的人。尹嘉铨在乾隆元年时开启了他的仕途,他的学问很高,官也不小,因此便入了乾隆的眼,被任命为皇室子弟学院的主管。尹嘉铨也曾编撰过一本名为《小学大全》的启蒙书,这书一经问世,便广受欢迎,如此看来,尹嘉铨也是一位功绩卓著的教育家。在他晚年时,他早已经功成名就了,原本能够颐养天年的,可却因为他的功利心过重,以至于差点让自己摊上了杀身之祸。
当时皇帝出巡,路过河北保定,尹嘉铨应该按照惯例去请圣安,这个过场走完便算过了,可他却做了另一件事。这便是他向乾隆讨要封赏的事了,原来这尹嘉铨自视过高,他认为父亲和自己都是名臣,理应得到一个更有分量的称号,所以便在请圣安时递上了奏折。奏折里写明了他的期许:希望乾隆帝为自己的父亲追加谥号,再将其牌位请进孔子庙。这样的要求其实是有些过了的,因为无论是谥号,还是成为孔庙的“从祀之臣”,这些都是历代文臣所能受到的最高赞誉。尽管尹会一的成就不小,但也还远远达不到这个程度,加上这样的事,从来都是由皇帝决定的,帝王心里的一杆秤岂是旁人能拨动的?这便让乾隆帝不高兴了,他警告了尹嘉铨,可尹嘉铨对此不仅没有死心,反而还倚老卖老了,这便触怒了乾隆,因为尹嘉铨罪不至死,于是便给他以文字狱定罪。
有人说尹嘉铨最后被处死了,但也有记载称他被赦免了。据一位叫逢福陔的大臣说,他曾经受此案,尹嘉铨最后被赦免的场景颇为戏剧。当初乾隆已经派去一位大臣去狱中传旨,要赐死尹嘉铨,然而又临时决定看看尹嘉铨的反应再做定夺。他让大臣带了酒菜去狱中,在听到了乾隆的旨意后,尹嘉铨没有丝毫慌张,他十分从容地答谢圣恩,还喝了三杯酒,吃了两片肉。这两片肉,一片肥肉,一片火腿。于是大臣据实以报,乾隆听后却笑了,他召见尹嘉铨,数落了他后便让他回家了。
结语:乾隆究竟为何会突然赦免尹嘉铨?原本不是想要致其于死地的吗?人们大都认为这是帝王的御下之术,说一般人是不会明白帝王的心思的。但其实在现在看来,或许答案很简单,若是尹嘉铨听闻自己要被赐死后慌张失措,那副贪生怕死的样子一经表现出来,或许并不会得到乾隆的赦免。但尹嘉铨并未如此,他淡定从容,这才让乾隆又再次升起了爱才之心,加上尹嘉铨并没有做过太恶的事,他本身又名声在外,也就自然被赦免了。
参考资料:
《杂诗》
《菜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