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常常会有这样的困扰:“为什么孩子会有这样的行为?他们为什么不愿意听从爸爸妈妈的建议,为什么总是把事情弄成这样?”好像对于父母来说,完全不理解自家孩子内心真实的想法。
即使通过询问,孩子也无法准确地表达出来,他们到底想做什么?长时间如此,就会导致亲子矛盾增加。爸爸妈妈不理解孩子,孩子也会因为父母的不理解而感到异常的郁闷,展现出来三岁一代沟的状态。那么既然认知到所存在的问题,我们到底应该如何去解决呢?
莹莹家的孩子今年三岁了,但是莹莹突然发现自家孩子从一个乖巧懂事的孩子转变为过分执拗敏感的存在,这让她感到异常的震惊。毕竟莹莹自己的教育方式没有任何的问题,孩子发生这么大的变化也让她感到害怕,生怕自家孩子的性格之后也是这样。
后来和一个心理医生聊天的时候,说到了孩子的问题,她才明白,原来是孩子进入了执拗敏感期,内心存在有秩序感。希望爸爸妈妈能够遵从他们的建议,按照他们的建议做事,毕竟孩子的自我意识比较明显,也不太愿意服从于父母。当然医生还说到了童真思维,让莹莹认识到了孩子成长的状态。
01、什么是童真思维,童真思维又包括哪些方面呢?
实际上,很多父母和孩子之间矛盾大,看似孩子总是不听话,大都在于父母不能够从孩子的角度去理解问题。也就是说,缺乏所谓的对于“童真思维”的理解。
童真思维其实就是孩子在小的时候他们的想法,如果爸爸妈妈不具备同理心,那么是很难捕捉到孩子这种情绪变化以及情绪想法的。
孩子出生之后,爸爸妈妈总是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方式让孩子变得乖巧听话,甚至按照自己的所有计划一步一步往前走,却忽视了自家孩子本身的发展状态。当这种设立以及孩子自由发展的两种状态碰撞,就会导致上述亲子问题展现。实际上,童真思维的这3点特征就已经暗示了他们自我想法的明显。
1、比较敏感
试想一下,孩子出生之后他们处于空白的状态,各方面的事物以及认知都需要从外界不断地学习摸索,所以他们对于自己较为陌生的东西存在一种焦虑感。长时间如此,就会演变为敏感。即使遇到爸爸妈妈,他们也会存在这样的感知,除非自己有能力。
2、天生的秩序感
对于孩子来说,他们出生之后也需要有一定的安全感,而所谓的安全感方式,就是通过对于外界事物的把握,孩子慢慢到了三岁左右的时候,他们存在内部秩序和外部秩序。也就是说,必须按照自己所讲所做,原本的东西必须归位。在他们心中会有一杆秤,去衡量所做的事物是否具有秩序感?
3、自我感知
如果我们到了一个陌生的环境,别人告诉我们一些道理,我们会听从吗?答案是否定的。孩子出生之后,他们就处于这种陌生的环境,所以也会像我们那样变得比较迷茫,必须有自己的感知才能让他们具有安全感。所以在这个阶段的孩子,如果爸爸妈妈没有设身处地地为他们着想,实际上是难以理解他们内心所想的。
02、不在乎孩子身上的这些特征,对他们的影响极其明显
所以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就已经得知,孩子并不像我们所想的那样单纯天真,他们虽然对这个世界保持陌生,但是还会有自己的底线以及认知。爸爸妈妈在和孩子相处的时候,也应该思考到自己如何正确地对待孩子?过度的强迫并不适用,甚至会让孩子变得叛逆。而一味的宠溺又会让孩子的性格特征变得比较霸道,所以父母也需要明白自家孩子身上的某些特征,以自己的方式和孩子相处。
就拿我们我说的秩序感来说,很多父母总是去训斥孩子,并且表示“人小鬼大”,这样的想法也极其错误。秩序感是孩子对于这个世界本身的认知,也就像我们对于法律的尊重一样。
除此之外,孩子还会具有自尊心,爸爸妈妈总是认为孩子小不懂事,但是人本身就是感性动物。发生出来的所有事情,他们都会通过自己的感情进行一定的过滤,而留下的一定会对自己有重大意义的。所以爸爸妈妈有些时候所说的话语对孩子产生心理创伤会让他们印象深刻。
03、作为父母,到底应该如何理解孩子的童真思维,并且让他们更好的成长呢?
我们也应该思考到和孩子做朋友的重要性,理解孩子所存在的童真思维,避免因为自己的原因导致孩子成为第二个自己。
当然我们上面说到了很多童真思维的重要性,不管是秩序感敏感还是其他的情感表达,大都是孩子本身的一个生理状态。
蒙台梭利作为儿童教育专家,他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回归儿童本位是父母和孩子相处最为重要的一点。也就是说,不管做什么事情,我们一定要从孩子的角度去思考,而不要站在较高的角度去训斥孩子,命令孩子,领导孩子。
孩子的视角去看待社会上所存在的问题,爸爸妈妈必然而然不会常常训斥孩子,而是尊重理解他们。不管是孩子哭闹、孩子开心、孩子兴奋的,这都是他们对于外界事物的一种表达。
我们也要明白这种秩序感的存在,同时考虑清楚固定时间以及习惯的培养。再者,环境氛围营造也要以孩子为主,慢慢的孩子就会变得具有领导性、管理性,也会自主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