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繁杂思绪都来自心中,心若不定,万千事物都不会安定。
《坛经》,这是记录六祖惠能大师一生言行的经典,里面结合儒释道三家学问,深入浅出地解释了我们的“心”。
达摩祖师传法到东土,经历种种劫难,终于创建了“禅宗”。当时的“禅宗”是以《楞伽经》为基础,用里面的方法修正自己身上存在的问题,进而能够“明心见性”。禅宗的主旨是“即心即佛”,把自己的这颗心弄明白了,什么事情都会明白。知道自己应该以什么样的态度去面对生活,精神上如此,物质上也如此。
当法传到“五祖”时,五祖用《金刚经》来印心,用《金刚经》来讲法,让前来学习的僧众明白经中的具体含义。
六祖惠能在没有拜见五祖时,对佛教知识已经有了一定了解,因此在听到有人诵读《金刚经》时,颇有种醍醐灌顶的感觉,于是便去拜见五祖。当时直接表明自己来的目的,就是为了“成佛”,也就是明白自己的心。
禅宗讲究机缘,当机和缘都成熟时,那个“份”才会出来。五祖看惠能口气不小,于是说,你是南方人,人们称之为“南蛮”,这样也能成佛吗?惠能不卑不亢地回道,人虽然有南北之分,但是“佛性”却没有南北之分。就这一句话,让五祖晓得惠能对“心”有一定的了解,于是让他到后院去帮忙。
我们在读经典时要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把自己融入当时的场景中,仔细品味其中内涵,细细品味当时的微妙变化,对照此时自己的这颗心,看看是什么模样,从中得到一些感悟。
当时惠能在后院干杂活,没有任何抱怨,坚守自己的本心,就这一点,有几人做到。惠能是明白佛法的,知道这世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自己此时做这样的事情,便就去做这样的事情,把这件事情做到最好。佛法不在高堂庙宇里,佛法在世界任何地方,既然此时要做这个事情,那便好好做这个事情,努力做到自己能够做到的最好,这样便可以了。
对照自己,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做事情,自己是什么样的态度。大多数人的态度比较消极怠慢,有种混世俗的感觉,于是便有了这样那样的烦恼,心不能专一,从事什么事情都不能专一。
惠能大师在年轻时,砍柴为生,那就砍柴,兢兢业业。后来听闻佛法,于是就学习佛法,做什么就是什么,一心一意地从事,这便是“修行”的第一要素。
六祖有没有烦恼,有没有“邪思”,肯定是有的,因为理解这些概念,所以自然是有的。每个人都有,但人会控制,分得清“是非”,哪些事情可以从事,哪些事情不可以,受过教育的人心里都会有杆秤,去衡量身边的事情。
而像六祖这样的人,他们经过修行,掌握一些方法,这些方法可以时刻让自己处在那个“平衡点”上,如此一来,心便能安定下来,做什么事情都能够一门心思的投入进去,可以把这些事情做得很熟练。
我们来看看这世间的万物,为什么会有各种差距,正是因为对“心”的不同理解。比如上学时,有人对学习用心,所以他成绩取得的比较好,另一些同学对其他事情感兴趣,因此在其他方面取得较好的成绩。
六祖一生都在解释如何明白“心”,实际上“悟与不悟”皆在一念之间,坚定一个方向前进就是“悟”,心“定”了就是“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