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浓缩了千百年的世情百态,各色人等汇聚其中。学好历史,能让人洞悉人心,能让人少走弯路。
如今的职场,压力山大、竞争激烈。最让人头痛的,莫过于吃力不讨好,费尽心思疲累如狗仍然不能让领导们满意,整天受批评的滋味不好受啊,真是太难了…
出力不讨好其实落到如此窘境,是因为忙得没效率。你所付出的努力,要么是同领导预想的南辕北辙,要么是结果差强人意。长此以往,自然引发不信任危机。那么如何让辛勤付出切中要害,从而得到领导的青睐与重用呢?这位历史人物的经历,或许能让诸君恍然大悟。
和珅的幼年时期并不幸福,三岁丧母九岁丧父,成了孤儿的他险些被赶出家门。恶劣的处境,催发了他奋发向上的决心,并考入皇家内务府开办的官学。在学业上,和珅十分出众,熟读《四书五经》,精通满汉蒙藏四种语言。
由此可见,和珅并非只知钻营投机、不学无术的饭桶,而是一位饱学之士。乾隆帝作为天下第一人,对其逢迎之人数不胜数,偏偏和珅得到宠信和重用绝非偶然。乾隆一生作诗四万余首,虽然水平有限但也是位风雅之人。能让他看重的人必有才学。设想一个胸无点墨、只会溜须拍马之人,即使讨好也不能引发乾隆的共鸣,反而徒增厌恶。
和领导找到共同语言,需要自身有深厚的功底。肚子里面有东西,可以随时根据领导喜恶找到切入点。否则搜肠刮肚,来来回回就是那么几句,能得到赏识才怪。
光有才能是远远不够的,如今职场有几个没受过高等教育,竞争非常激烈啊!职场如战场,想从中脱颖而出,就必须做到一点:让领导放心。只有这样,上级才会把重要的事情交给你去做,这才有进一步表现的机会。
看看和大人是怎么做的:
和珅刚入职时,起点并不高,只是个三等侍卫。后来乾隆发现他是个人才,把大内布匹仓库交给他打理。和珅有个好处,只要是圣上交代的事,都是兢兢业业去做。在他的努力下,布库存量大增。
出色的业绩,令乾隆愈发欣赏,倾力提拔。和珅在27岁时,就担任了户部左侍郎兼吏部右侍郎。这是个什么级别?相当于双料副部级,简直不要太牛。
在每一个岗位上,千万不能挑三拣四,即使是最微不足道的任务,也要认真办理。那么在领导眼中,你就是一个认真、踏实、肯干的人。只有把事情办得漂亮、办得圆满,才能逐渐获得信任,才会把更加重要的事情交托给你。
皇帝也有难处啊!面对着花花江山,谁又不想享乐一下?但是,这要花钱,花很多的钱,因此乾隆也缺钱。光是巡游江南,就去了六次,每次花费的银子都是以百万两计算的。
皇室的开支和国家财政是两码事,作为一国之君,乾隆自然要保持他的威严。自己缺钱花,总不能向户部伸手吧!皇家也有自己的小金库,称为内务府。别人来管,总是入不敷出。和珅来管,就能做到丰衣足食。
和大人又不会变银子,怎么把内务府的亏空抹平的?他可是个理财能手,把皇室的产业打理的井井有条。不仅如此,他还开创性的发明了“议罪银”,就是允许犯罪的官员拿出银子来免除或减轻罪行。一经推出,大受贪官污吏们的欢迎,自此大笔银子源源不断的流入皇家小金库。
甚至在乾隆六下江南时,自己连一分钱都没掏。当然和大人也不会出这笔钱,都是他命令各地府衙进贡筹集的。这么好的机会可以讨好皇上、和大人,官员富商们怎会不争先恐后?帮皇上就是帮自己,南巡时乾隆让和珅站在自己身边,这可是比天还大的“圣眷”啊!
虽然这是个“负面教材”,但也有可以借鉴之处。切切谨记,要“急领导所急”。每到关键时刻,领导有难处了,事很棘手别人都躲,其实此刻的领导才最需要支持。能办好,是“才堪大用”,即使办砸了,最不济也是“勇担责任”。放心吧,每位领导心中都有杆秤,他不会对为自己排忧解难的属下落井下石的。
和珅做了很多坏事,但纵观他的职场生涯,能像他般如鱼得水、左右逢源者,少之又少。他对“上面”,算是观对了色,号准了脉,又怎能不青云直上呢?
本文由整理创作,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