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高有这样一位老人,一辈子做着ldqu

自媒体职招聘微信群 http://liangssw.com/bozhu/12746.html

上高本地优质单身会员,都在这里了...

上高本地超过个招聘岗位、封求职简历..

↑↑↑点击以上文字查看详情↑↑↑

说起杆秤也许大家都不陌生,小到几两几钱,大到几十甚至上百斤,一根小小的木杆,几个圆秤砣,就可以精准地计量出各种物品的重量,一桩桩交易在秤砣与杆秤的此起彼伏间达成,堪称神奇。因此,制秤工号称“百工之首”,在过去的年代里一度称得上是“金饭碗”。

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电子秤推广普及,杆秤制作这种锱铢必较、毫厘必究的纯手工精细活,在先进、便捷的度量工具层出不穷中逐渐没落。即便如此,如今在一些老街小镇,依旧有一些制秤人坚守着这个传统的老行当,成为最后的手工杆秤制作人。

农贸市场卢老师傅就是这样的一位手工艺人。

在店铺林立的农贸市场,卢老师傅的手工杆秤店并不起眼,简陋的门面,走进去,里面略显杂乱无章,数十杆大小不一的手工杆秤低调地悬挂在墙上。

卢老师傅告诉小编,家里几代都是制做杆称的,自己从年便开始制称,正式接手了“祖业”,到现在已经60多年了。

制作杆秤的工具大都要靠自己亲手打造,长时间的使用使得锯子的手柄圆滑不已,尺子表面也已经被刻上了岁月的痕迹。

做秤,是件费时费心的纯手工技术活,工序繁琐。制作一杆秤,需要经过选材、刨圆、打磨、配砣、定“叨口”、定星位、打眼、装钩、磨光、校正、染色……大小工序数十道才能完成,十分讲究。做一杆秤需要至少一天的时间才能完成。

在观察卢老师傅制作杆秤的过程中,小编也了解到,制秤时最考验人耐心的就是分刻度。在打磨好的杆秤上找准支点,用砝码校验,镶上秤星,一杆秤上有多少秤星,便需要打多少眼,钉秤星的精准度,决定了一把杆秤的好坏与准确性。

“做良心秤靠的是工匠的好德行,制秤人心中要有一杆秤。”

这个时代,发展得太快了,

不经意间,人们已经丢掉了很多东西。

不过,就像这家杆秤店的坚持那样,

不管社会发展得有多快,有些技艺、有些东西,

总是不能遗忘和轻易丢弃的。

▍新闻爆料:(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qfhqj/311.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