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新middot手工艺禾云镇仙

杆●秤外国人心目中的中国味道听说,外国人眼中的“中国味道”有饺子、笔墨、京剧,还有杆秤。千百年来,手杆秤都被认为是华夏“国粹”。它制作轻巧、经典,使用也极为便利,作为商品流通的主要度量工具,活跃在大江南北,代代相传。让杆秤不偏颇,是一件神圣的职业杆秤匠制作杆秤技术是口口相传流传下来的,做秤是一门精细的手艺,程序复杂,容不得半点马虎,稍有不慎,秤就会有偏差。

杆秤匠对职业极为神圣虔诚,从不允许自己操作失误而让秤短斤少两。

禾云镇六旬老人坚持做“良心秤”如今,随着电子秤走进千家万户,已鲜有人从事制秤手艺,而清新禾云镇仙姑塱村,有一位年过六旬的秤匠仍坚守制作传统杆秤手艺,他做出来的秤分毫不差,村民称之为“良心秤”。64岁的成华坤,是清新现存为数不多的制秤老师傅。从父亲那一辈开始做杆秤,成华坤从小耳濡目染,六七岁就会使用杆秤,对制作杆秤工艺略知一二,却从未打算继承父亲“衣钵”。

“19岁那年父母相继离世,父亲留下的制秤工作一直放置在老房子的阁楼里,自此因历史等因素影响,父亲去世后我也没有从事制秤手艺。”

生活所迫,重拾父亲制秤行当成为匠人上个世纪80年代初,时年28岁的成华坤靠耕作2亩多水田,抚养兄妹三人,生活日益拮据。生活所迫之下,成华坤从老房阁楼里搬出早已布满灰尘、锈迹斑驳的钻、锯、锤等制秤工具,在农忙之余,重拾父亲的旧行当,成了一名制秤匠。“为了全家人的生活,当时没电就点煤油灯,每天都做到凌晨,”成华坤从广州买回秤杆木,从刨木、钻眼到打秤星、打磨……靠过去对父亲制秤工艺的点滴记忆,每天制作5、6把杆秤,挑到家附近的沙河圩摆卖,维持一家人的生计。

他制作的杆秤每次挑到圩镇,不用半天就被街坊抢购一空。令成华坤引以为豪的是,靠制秤手艺,不但解决了一家人的温饱问题,还在村前盖了一栋两层新房,成为全村最早盖新房的一批人。

多道工序稍有闪失就会偏差他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做秤,如今已是36载。秤的价格从4元一把,到现在的15元一把,成华坤坦言,上世纪90年代后期开,秤利润已经微乎其微,留下来继续从事制秤的师傅越来越少。虽然时代在变,但是制作杆秤的手工艺没有变,做“良心秤”的初心没变。一根四方原木,在成华坤手中,从削木、包铜片、装刀、较量、钻眼、锯星、打磨、安秤钩、装耳绳、格秤等,需要完成多道工序,耗时近3小时,才能制成一杆秤。

每一道工序成华坤都小心谨慎对待,稍有闪失,秤就会出现偏差。在“较量”环节,需要用量规,沿着秤杆不断调试,找准了“两”的位置,如果一旦分度不准,就影响着斤两之间的误差。一把15公斤的秤,则要钻多个秤孔,这也是做秤最重要的程序,这道程序很需要耐心和眼力的,稍有疏忽就前功尽弃。

坚守清新的手工艺文化天地间有杆秤,人们不断赋予秤的文化内涵,公平公正的象征,天地良心的标尺,一桩桩交易就在秤砣与秤盘的此起彼伏间完成。正是秉承着毫厘不差做秤的匠人精神,让成华坤的秤有了好名声,沙河一带的不少群众都称之为良心秤。他说,只要还有人喜欢买他做的秤,他就要把这杆良心秤做下去。虽然一开始做秤是为了生活,但是能够坚守几十年,已然成为了一种坚守。清新的传统手工艺,也是在他们的坚守中,才得以传承。你身边也有坚守着手工艺的人吗?清新又有那些传统手工艺品打动了你?在留言区留言跟我们互动吧!

来源:清远日报

记者:成谕福 

通讯员:赖慧静 黄继坤 黄志坚

编辑:清新发布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qfhqj/304.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