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半月谈网
扶贫是个系统工程,不仅需要基础设施的改善、多元产业的支撑,还需要基层治理的助力。而近年来,不少地方扶贫工作的推进,偏于重视指标数据的“高大全”,惯于发力硬件“撑门面”,却忽视了治理“软件”的更新,结果往往导致扶贫工作做了不少,却无法赢得群众的认同,甚至出现“有获得却无感”等怪象。
扶贫,只有找出致贫的深层根源,才能有的放矢。不少地方的扶贫,往往只看到了不通公路、缺乏产业等表象,扶贫“药方”也限于抓工程、找项目。然而,修路固然重要,贫困村的生活并不是路通即可百通;产业固然是抓手,贫困村的风气也不会因为腰包鼓了而必然改观。群众的精气神怎么立起来,乡村的治理经怎么念得好,乡土文化的“根”与“魂”如何重新在人们心中焕发生机,同样是扶贫过程中必须深入思考、不可须臾忽视的根本问题。甚至可以说,这些因素是“拔穷根”需要正视的事。
在脱贫攻坚一线,“失治”带来的“失志”已经有值得警惕的苗头。一些扶贫干部“吐槽”,村里最害怕的是开会,无论是议事大会还是培训大会,乡亲都不愿意来,村干部束手无策,最后只能靠发“人头费”来攒人气:只要村民按时参会,就能领取一定的补助。结果,会场倒是有人了,但没人在意会上讲的是啥……
一事虽小,可以喻大。脱离了基层治理的有力支撑,扶贫工作有可能陷于一盘散沙的境地,脱贫产业也难以持续焕发活力。只有抓住基层治理的“牛鼻子”,让贫困群众对扶贫安排充分理解,对脱贫愿景心悦诚服,让脱贫工作成为重塑乡村精神面貌的思想工作,我们的扶贫事业才能在收官期走得更实、走得更稳。
抓好乡村治理,关键要在“理”字上下功夫。这个“理”,首先表现为制度理性的日常形式,具体而言就是行事议事的规则、沟通相处的规矩。需要承认,乡村社会你来我往难以绕开的是“情面”。但有些情面放不下,就有可能成为扶贫路上的绊脚石。以至今仍不鲜见的“无事酒”为例,浪费往往可见,伤财更不在小,今天你奉上份子,明天我就得回礼,这样的“不可承受之重”怎会不影响扶贫实效?
刹住不良风气,需要收紧制度缰绳。治疗乡村“无事酒”顽疾奏效的地方,多半是制定了严明细致的乡规民约,加上监察部门处置及时得力。不止一个村子的风气转变告诉我们,乡村治理仅凭“和事老”是不行的,乡土中国,并非与制度理性完全不兼容,有力、有据、有针对性的制度措施,正可让治理发挥乡土文化重启“发动机”的效用。
近年下乡调研,笔者有一个明显的体会:过去进村,经常有村民反映低保政策不透明,村干部搞优亲厚友,如今再到这些村子走访,类似的反映基本上没有了。究其原因,与近年来扶贫政策日益透明公开息息相关,随着制度的篱笆越扎越紧,村干部“动手脚”的空间也越来越小。群众的心气顺了,干群关系也就逐步向融洽转变。这说明了什么?说明老百姓不是不讲理,只是要让他们了解到,这“理”不是没牙的老虎,更不是只会偏向“官家人”。如果时时事事不忘以平心立规矩,以公心行治理,百姓对于基层治理的种种新尝试是会热烈拥护的。
然而,乡村治理,尤其是与扶贫工作相辅相成的乡村治理,又不能只靠硬邦邦的一个“理”字。讲理重要,讲得入理可能更重要。这就需要我们的基层干部对乡土的实情多一些理解,对乡亲的心声多一些倾听,充分了解贫困地区“落后”的复杂性。为什么某地贫困村村民向干部反映问题时干部跷起的二郎腿一时间成为网友争相抨击的对象?就是因为摆出这样的姿态,哪怕你讲出再有力的道理,带来再实惠的政策,也会寒了乡亲们的心。
都说基层干部是联结政府和群众的纽带,如果凡事不能从群众的角度想问题,紧紧贴着群众的需求找答案,基层的脉怎么号得准?扶贫治理,更要带着感情来理解群众的所思所盼。上面的规定会不会水土不服?新鲜的措施怎么让群众充分理解?这确实考验干部的耐心。如果没有耐心,我们的工作如何换来“稳脱贫”让人心安的结果?入理的“入”,应当如甘霖沁入土壤,润物无声,收获希望。
扶贫,绝不仅仅是一时的工作任务,更是一项影响深远的良心工程。人民群众的心里都有一杆秤,扶贫干部是否真心实意,这杆秤是能够掂量出来的。部分扶贫干部碰到“有获得却无感”怪象时,习惯于从群众身上找原因,抱怨群众不懂得感恩,实际上更应当做的是躬身自省:自己到底有没有真正听取群众的心声,有没有自觉站在群众的立场去思考和行动?(韩振)
责任编辑:张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