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某东文学畅销榜上的常客,余华的《活着》陪伴了几代人的阅读生活,以下是小编三读后的感受,不是原文引文,欢迎各位看后留言讨论。
1、宠女人总会得好运;
浪子回头金不换,谁曾想到,活到最后的是福贵。
2、性是一时的,爱是永恒的;
小说中对性的描写很隐晦,开头写“我”采风时,见到的农村轶事,写福贵调侃自己身上哪有硬,就剩下一个地方软了,也是曲笔。真正进入故事后,写性的文字就更少也更委婉了。
3、一时看,形势大于人;一世看,好人大于坏人;
百姓心中自有一杆秤,正义的力量汇聚起来终究会战胜邪恶。
4、没钱是一时的,但陪伴是长久的;
钱,只是保证基本活着的一个东西,除此之外的钱都算奢侈。
5、先为自己活,再为别人活;
福贵最后为什么觉得什么都是好的呢,因为这个人其实从头到尾都是先为自己活的,先让自己痛快,等到认识到亲情的珍贵时,也是为了自己的心安,其实说忏悔倒谈不上,说到底,国人是缺乏忏悔精神的,那是进口货。
6、父子关系越早培养越好收场;
父子间的冲突是必然的,只不过是表现形式不同。相敬如宾,已是上上境。
7、死亡带不走记忆;
一个人的死亡,是从提起他的最后一个人也死去,开始的。
8、善待动物;
灵魂相依,动物也有灵性,不过远低于人类罢了。国外有一头能听懂日语的牛,它的前世可能是一个人。
9、福祸相依;
老子的常谈,其实人活着是一个不断体验的过程,就像打游戏,不能太当真,也不能不当真。
10、难得糊涂。
《活着》中最会装糊涂的,怕就是福贵了,他凡事不钻牛角尖,凡事都想得开,但因为用心生活,自觉充满了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