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有些老行当、老手艺正在慢慢消失,妈妈的千层底,老木匠做的书柜,街边的画糖人,一声声弦响的弹棉花,寂静午后,那“磨剪子磨刀”的长吆喝,还有“斤斤计较”的木杆秤。
老行当逐渐消失这件事情,之所以让人觉得留恋和惋惜,多是因为它们代表一种过往生活。
如果说有什么注定会在奔腾的时代中消失,杆秤应该会是其中一物,与之一起消失的,也许还会有我们恋恋不忘的街巷人情,也许还有不再在乎的承诺。
在复杂的电子计量工具层出不穷的今天,与其说我们怀念的是一杆秤,不如说我们怀念的是那个曾经可以单纯相信的年代。
在中国人的记忆里,都会有这样一幕,总有一群人会在清晨时分往包裹里放一把杆秤,他们会离开家门,去集市卖菜,去村落收粮,他们很快乐地干着这些琐碎的事情。
那些卖菜农户会为选好菜的买主用秤算斤,拿到了钱往往会高兴了再送一把葱,那些卖鱼商户把鱼吊在秤杆上看它们扑腾,把秤尾好不容易压下去了,还不忘夸一声吃鱼的人聪明。
“不识称花,难以当家”说的便是杆秤这门老行当老手艺。在崇寿相公殿村就有一位老师傅,几十年如一日,专注于制作杆秤,专注于衡量时光。
崇寿镇相公殿村的一家制秤店里,挂满了各式各样的杆秤,亮着金属光泽。现如今81岁的单茂良望着熙熙攘攘的人群,守着空荡荡的店铺,不免有点落寞。
单师傅已经已经做了66年杆秤,和杆秤打了一辈子的交道。说起自己做杆秤的经历,单师傅也是颇多感慨。“我15岁就去当了学徒工,拜师学艺。那时候的学徒工不像现在的徒弟,师傅一心一意领进门。当时的学徒工却有点类似打杂的,没有什么机会能够真正地学一门手艺,干的都是保姆活。”
学了三年的杆秤手艺,单师傅就开始自行制作。对于那时候来说,三年能够学成出山,已经是一件十分不容易的事情。学成之后的单师傅就开始一门心思做杆秤,日复一日,杆秤一做就是66年。不仅自己做了66年,有些工具也陪伴了66年。
△刨木头
做秤有十四道工序,第一步刨木头,然后打黑线、钻眼、钻孔、抛光、下水打磨、打磨线、装提手、吊盘子、找中心点、分等分表刻度、上星子、再下水磨、复秤校准。
△量刻度
看花容易绣花难。制作一杆好秤,从选材到加工、打磨,都非常讲究,也极其繁琐,需十多道工序,每道工序都必须精工细作、精益求精、不差分毫,否则一个小小的失误都会影响到秤的准确性。
△划分度值
既是体力活又是技术活,任何一个环节出差错,都可能把整杆秤给报废掉。做秤最难也最重要的一道程序就是钻眼、钉“秤星”,先用步弓划出公斤分度值,再用钻钻上小孔,在孔上插入细软铜丝,用钉秤特用的“快刀”割断铜丝,便在秤杆上留下了“秤星”。
△钻孔
△留“秤星”
做秤这门手艺是细小精致的技术活,一把最小的秤单师傅都要花2个半小时的时间,大秤要1-2天。单师傅对做秤有着浓浓的感情,也有让他足够骄傲和感怀的回忆。
说起现在,单师傅笑着说:“当初我是当地最年轻的杆秤手艺人,现在我也可能是最后做杆秤的人了。”
曾经,会做杆秤,这是个吃香的手艺,前来求做秤的人络绎不绝。如今,随着电子产品的盛行,手工制秤这一行当渐渐落寞,这项手艺也慢慢流失。
在这“斤斤计较”之间,做秤人付出了他的青春与汗水,精工细作,毫厘必究,只为了手艺人的那份承诺。年复一年,青丝变白发,不变的是那份公道,在秤杆子上,也在人心上。
编辑
崇寿
设计、摄影
锐蜂动力文化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