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没有电子化、没有互联网的古代,无论写信还是寄物都相当波折费时。清末,大批潮汕人“下南洋”谋生,如何将辛苦赚来的钱安全寄送回家乡成为一大难题,具有潮汕地区特色的钱庄应运而生。如果想了解这段历史,可以去汕头市博物馆的潮汕钱庄展馆转转。
这是一个非常受欢迎的展厅,“钱”本身对人们有着不一般的吸引力,而了解钱币和钱币背后的故事、知识就更具诱惑了。走入展厅,一面用算盘打造的墙壁中展示着放大后的光绪年间汇票,泛黄的纸张有点沧桑,也有点神秘。
展馆包括“四海侨银、钱庄兴替、票上风光、红色侨资”四个单元,名为钱庄展馆,自然以钱为主角,还有和钱币相关的数百件珍贵展品,银票、汇票、侨批等让人大开眼界。
古时的钱庄有点类似现在的银行,不过为民间经营。银行之所以让人们安心是有国家做后盾,而对于缺少国家监管和经营的钱庄来说,“信用”二字便值千金。因此潮汕钱庄有着严格的投递、操作流程,这些过程在展厅里都有清楚的介绍。
展厅布置简洁明了,史实资料详实,配合带有历史感的实物、生动的场景复原及有趣的互动体验,非常适合带孩子前来。
潮汕钱庄产生于19世纪末,全盛时期曾开有余家,也从侧面反映了当时壮大的“下南洋”潮流。
一个正规钱庄内相关用具特别多,用于验证钱币真假的器具、称量货币的杆秤、记录流动资金的账本,还有为钱庄票据、存折等盖章的印章锤。这些在现代银行业中已不再使用的用具都相当新鲜有趣。
展柜中陈列了清朝各年间流通的货币,虽然此时的“孔方兄”已具有方便小巧的特点,对于远隔重洋的人来说,如果真的要大批寄送还是相当困难的。
颜色缤纷、图案各异的银庄票分别属于不同钱庄,横竖版都有,仔细查看会发现这些银庄票不仅设计美观,还有防伪标志,很难造假。
“钱”的故事就是人的故事,明清时期,全国有不少钱庄存在,潮汕钱庄因跨越山海寄送钱财的特点显得格外不同而有趣,如果来汕头玩,这个装满了“钱钱钱”的展馆不要错过。(更多精彩内容,敬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