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用民意“秤”量干部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两句短诗告诫世人:如果只看到雪比梅白,或只闻到梅比雪香,都是片面的、孤立的,会对事物作出不客观的认识和判断。识别干部也是一样,既要识得“三分白”,也要闻到“一段香”,方能给干部精准画像。(8月23日中国组织人事报)
宋代卢梅坡《雪梅》:“三分白”“一段香”告诫我们人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要有自知之明。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才是正理。但无论是识别干部识得“三分白”,还是也要闻到“一段香”,但民意不可少,民意不可违。干部干得怎么样,分量有多重,不是靠自己说出来的,而是在老百姓心里“秤”出来的。好比秤杆挑两头,讲究的是一个平衡,要求的是一个担当。党员干部就是“秤杆”,既要担得起“权之重”,更要担得起“责之切”。
用“民意”甄别干部。“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优秀干部各有优点,心系群众往往是共性,”如何对待群众、服务群众,是检验干部的标尺,而判断一个干部是否合格,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原则就是群众满不满意、认不认可。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干部对待群众、服务群众能力够不够、观念新不新、作风实不实,他们最有发言权。用“民意”甄别干部,既可以准确、快速地发现那些对群众有感情、为群众办实事、帮群众解难题的干部,又能够把那些长期不下基层不接地气、脱离群众的干部“挑”出来,把那些对群众呼声听而不闻、对群众困难视而不见的干部“筛”出来,把那些违背群众意志、搞政绩工程形象工程的干部“摘”出来,剔除华而不实者,防止“带病提拔”“带病上岗”。
用“民意”衡量干部。俗话说的好,“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这奖、那奖不如老百姓的夸奖”。天地之间有杆秤,秤砣就是老百姓。群众看干部好不好,不在于干部嘴上说得多好听、样子做得多漂亮,只看实实在在帮助解决了多少问题、推动了多少发展。业绩好不好,要看群众实际感受,由群众来评判。把民意作为衡量干部工作能力、道德品性的重要标准,同时也是帮助组织部门准确、快速地发现。把那些对群众有感情、为群众办实事、得到群众拥护的干部,堪当大任的好干部及时挖掘出来合理使用。
用“民意”考量干部。就是要用“民意”考出干部的底气。“老百姓的眼睛是雪亮的”,用民意作为评判,既能调动想作为、愿作为、善作为的干部积极性,又能创造一个公平公开公正的竞争环境,极大地增强干部干事创业的底气与硬气。民意不是主动送进来的,而是俯下身、迈开步、张开嘴收集来的。这就需要全面重视调查研究工作,练好内功,注重沟通方式方法,尤其是到乡村振兴、基层治理、项目建设等艰苦一线去听、去看、去走,保证民意真实可靠,让干部评优评先、能上能下心服口服。(文/徐红)
文章转载《金羊网》:多用民意“秤”量干部
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