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门诊遇到很多糖尿病患者,明显感到情绪焦虑急迫,很多人恨不得一夜之间就把血糖血压血脂控制理想,这样的心情可以理解,不过糖尿病的控制还是不能着急,应该慢慢来,徐徐图之。
首先糖尿病是个慢性病,导致血糖血压血脂增高的原因很多是和本身生活习惯有关,而习惯的养成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因此改变生活习惯也非一日之功。在良好生活方式养成的过程中,应该首先接受自己原来的生活方式,因为这样日久形成的生活方式必然是有着其根深蒂固的成因的,不接受这样的成因,刻意要去改变,很多的努力最后还是会失败的。
接受了原有的生活方式后,然后着手反思距离理想健康的生活差距究竟有多大,并在反思过程中寻找一些可以现在当下即可改变的——如戒烟、回家吃饭、增加走路的步数等,那么就有了创造健康生活方式的突破口了。于是就可以从这些突破口入手,一点点地从每天的行为改变开始,逐步养成新的健康的生活方式了。根据行为心理学的研究,这样的新习惯的养成基本都是需要3-5个月的时间,有的可能还要更长时间。所以你说控制达标能着急么?
其次糖尿病的很多药物,包括降糖、降压、降脂等药物,都是需要进入到体内后,通过每天的服用,逐步达到人体内药物最佳的平衡作用浓度的。而且达到最佳作用浓度后,还需要通过人体细胞上的受体来调控人体的一系列生物反应,从而才能起到降低血压血糖血脂的效果。如果初始的药物剂量通过充分作用后的效果不太理想,医生还需要增加或者调控药物剂量来增加疗效,这就和我们以前在菜场买菜用杆秤的原理一样,医生会首先在心中预估一个大致的药效剂量,然后拨动药物这个秤砣,观察效果是否充足,再进一步调整药物秤砣。这样的过程基本都是以月来计数的,所以你说控制达标能着急么?
再次糖尿病患者的血糖高、血压高、血脂高在发现的时候基本都是经历了很长的时间了,日积月累所致,一下子在一天、一周内突然将其降低到正常,原本已经适应了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的人体内环境很可能会不适应,产生一系列的不舒服反应,更有严重的还会有少数加重慢性并发症的可能。所以你说控制达标能着急么?
还有着急焦虑的情绪同样也会对于血糖血压血脂的控制产生负面影响。人体在焦虑的同时会分泌产生具有升高血压血糖的肾上腺激素,这样的焦虑着急情绪不缓解,血压血糖如何能够降低呢?而且凡事急则乱,很多病人一着急就会病急乱投医,况且每个医生对于药物方案和控制的看法都不尽相同,于是我们会经常看到着急的病人看门诊就诊的频率就越高,更改治疗方案的几率也越大,很多不错的药物都因为用者本身着急而吃了两三天就不吃了,换一种再继续这样的短命使用过程。所以你说控制达标能着急么?
最后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的各种糖尿病治疗指南,考量控制效果的监测时间间隔基本都是以3-6个月为期,考核的很多是像糖化血红蛋白、动脉内膜厚度、视网膜微血管进展等这样的慢性长期控制指标,这就是充分预估了人们改变生活习惯、药物缓慢起效、内环境适应性等方面因素,才制定出来的。所以你说控制达标能着急么?
现代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很多时候真是急不得啊!万般烦恼皆由着急来,好了,到这里,就到这里吧!休息,休息一会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