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小年前夕,在河南济源太行山区的一座农家小院里,炊烟和馍香飘满了整座院子,原来两位同村的主妇正在做一种叫炉馍的传统美食,为了给孩子们做一筐子这样的炉馍,他们两个昨天就把面发上了,然后相约今天在这里生火烤馍。
炉馍是当地的一大特色美食,曾经作为人们平日里的主食,也是春节走亲访友随身携带的礼品,不管是自己吃还是作为礼品,炉馍都是当地过春节必备的食品。这些烤好的炉馍看着焦黄,摸着松软,闻着麦香气诱人。
据正在做炉馍馍胚的村民介绍,做炉馍需要头一天就把面发上,根据口味在面里加上鸡蛋、油、白糖等辅料,然后用半个小时把面揉透,做的时候先掐成馍剂,再用手按圆,然后拿菜刀切出花边儿。
院子里这位大妈负责“看熬”,烤制炉馍的鏊子看起来很特别,可以说是一种别具智慧的“烤箱”,鏊子有底有盖,盖能挑起,下面是用生铁铸成的圆形浅锅。烤的时候用三块砖头把熬底支起,盖子用铁丝吊起,熬底下和盖子上皆有木柴火,形成上下加热的态势。
做炉馍需要合伙搭伴儿,主要是工序比较复杂,正常的话需要三四个人才行,有揉面的、做胚的、看鏊的,她们两个人手少,就索性做的慢些,进入腊月也没什么农活,主要就是准备过年的各种东西。
从这个角度看,这位大妈手里操作的炉馍鏊就像一杆老式的杆秤,鏊盖像秤盘,木棍像秤杆儿,按着木根的手仿佛秤砣,一用力鏊盖就挑了起来,和用杆秤称东西的过程正好相反。
看鏊是个技术活,由于上下火的大小不好控制,烤制时间的长短全靠手感和眼力,一般馍胚下锅就得赶紧拿扇子扇火,中间要挑起盖子翻馍三四次,看着馍的色泽变金黄,馍香味也出来了,就可以铲出鏊子进行下一锅。
在两位村民放馍的馍筐里,还有一种形状可爱的炉馍,这种形状的叫蛤蟆馍,是专门做给小孩子过年吃的。另外炉馍还分大小,大馍是小辈送给长辈的,小馍是长辈送给小辈的,据说还有很多讲究,只是现在知道的人越来越少。
炉馍分咸甜,咸的做法犹如蒸花卷一样,把咸馅儿卷入面团揉剂儿,做好的炉馍外酥里嫩,久放不坏,过去春节炉馍作为礼品在亲戚间流转,有些人家一年能结余上百个,一时吃不完就挂在梁上,吃的时候直接干吃或者用水泡软了再吃。
经过几个小时的忙碌,两家的炉馍就做好了,过了小年二十三儿,在外上学、打工的孩子们都该回来了,香喷喷的炉馍是老家的味道,天下的母亲是春节里是最忙碌的人,她们天天围着锅台转,在短暂的相聚里,给孩子们做他们在外吃不到的美味。摄影记录
李当斌(图文乡土河南原创,剽窃必究)
原创作品,请尊重劳动,如转载文末需加下图,否则视为抄袭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