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列晚清四大名臣的曾国藩与左宗棠孰高孰低,世人多有热议,至今不断。大多认为曾国藩在上,左宗棠略次一些;持此观点者多为读书人、学问较高及仕途中之人。普通百姓、军人、史官对左宗棠评价高于曾国藩。
为了简单明了地对两人进行比较,以时间段为线索,客观公正概括一下:
一、曾国藩先,左宗棠后,这是年龄家庭上的差别。
二、左宗棠先,曾国藩后,这是读书天分上的差别。
三、曾国藩先,左宗棠后,这是科举入仕上的差别。
四、左宗棠先,曾国藩后,这是军事功勋上的差别。
五、曾国藩先,左宗棠后,这是朝堂上的差别。
六、左宗棠先,曾国藩后,这是大多数普通百姓口碑上的差别。
围绕六个时间段的概括,展述如下:
一、人来到世上,总有个先来后到。曾左两人渊源颇深,同是湖南长沙府人,乡党无疑,年岁家境也相当。幼年读书起步都很早。
曾国藩年,出生于湘乡,曾家世代耕读,家境较宽裕,他5岁启蒙,6岁入家塾,起步算是很早。家里兄妹9人,他是长兄,处处要起表率作用。
作为家里的长子长孙,以后要顶门立户,所以长辈管教很严,自己也自觉,读书勤奋。
左宗棠小一岁,年,出生于湘阴,家境较优越,父亲当年中过举人,是名乡绅。很小其父就教授四书五经,起步也很早,从小天资聪慧,领悟很快。
但家庭不幸之事接连发生,11岁时兄长病死,其母因此患上大病,花光了家里的积蓄。
曾国藩读书早,特别是家庭较安稳。左宗棠童年不幸,家境开始衰败。曾国藩胜出。
二、取得功名有先后,曾国藩先来后到,左宗棠后来先到取得功名,天分高过曾国藩。
年,15岁的曾国藩参加了长沙府童子考试,名列第7,成绩俱佳列为优等生,很不错了。20岁考上了秀才,按现在说法,叫正常发挥,尚看不出过人之处。
左宗棠14岁随父到长沙城读书,15岁那年就参加长沙府试,考取第2名,就是中了秀才。相当于现在的少年班,天才禀赋显露出来。
秀才拥有正式的功名,看来左宗棠的天分高过曾国藩,当然也得益于举人的家教环境。
曾国藩先来到世上,左宗棠先取得功名。别急,路还长着哪。
两人没有比赛,是我们后人在为先人划赛道,以15——20岁为赛道,看谁跑的快。老兄曾国藩又落后了。
年,20出头的曾国藩考中了秀才,取得了功名,并娶妻成婚,享受到了金榜题名时,洞房花烛夜这一人生之大幸福。
20岁的秀才,在乡下已很了不起了。正式踏上了功名仕途之路。
年,左宗棠考中秀才同年,因母亲去世,15岁就返乡丁忧,少年丁忧确实少见。
期间不能参加乡试,在家不光读正经书,也开始涉猎经世致用方面的学问。这为他后来施政统兵打下了基础。
年,20岁的左宗棠参加长沙乡试,中了举人。这个举人有些侥幸,是“搜遗”选上的。
只因他不光学八股文章,还涉猎了其他”旁门左道”,答卷难免受影响,幸亏被主考检查落榜考卷时,发现了他的文章,感觉是个大才,临时择优补录。
范进50岁才中举,闹出多大动静。20岁的小伙就具备了做官的条件,确实难得。
这一年,与同岁周诒端成婚。一样的金榜题名时,洞房花烛夜。虽然幸福激动,但与曾国藩的心境不同,因家境败落,左宗棠是入赘周家。
这一赛道,曾国藩落后,左宗棠胜出。还是那句话,路还长着哪。
三、稳扎稳打,曾国藩后来居上;少年得志,左宗棠屡受磨难止步不前。
20----40岁这个赛道,老弟左宗棠落后了。
曾国藩成婚后开始开挂人生,马不停蹄一路到2品大员。
应了那句:少年成名,人生一大不幸,20岁中举的左宗棠科举仕途遇阻不前。不怕你跑得快,就怕你停下来。
曾国藩24岁那年考中举人,赶上了左宗棠,稳扎稳打,28岁那年接着考中进士,跃了龙门,超过了左宗棠。
会试列42名,朝考时得了一等3名,被皇上“点了翰林”,很快成为了军机大臣穆彰阿的门生。一步一个脚印踏上了仕途之路。
反观左宗棠,志得满满,一心要考中进士。幸运之神没有一直眷顾他,此后的6年时间,3次赴京参加会试,均落榜不第,止步于举人。
其实,第2次会试考中了,但那一年湖南的举子发挥的好,上榜的也多。朝廷考虑到各省录取比例差异较大,为安抚众举子,采取安省均衡录取的办法,他被差额掉了。
举人是补录上的,进士是抹下来的,老天也讲公平啊。
曾国藩入仕的起点太高了,翰林出身,此后一发不可收,先做庶吉士,侍读,侍讲学士,内阁学士,中书科事务,以及除户部外的五部侍郎等职,十年间七连迁,在京一路做到了朝廷二品大员位置。
在清朝多年历史上汉臣达到这一步实属罕见。
3次落榜后,生性孤傲的左宗棠发誓:再不参加会试了。回到了乡下,为了生活,一边教书一边务农,成为一名老百姓。
天天在家研究学问,但他也不忘读书看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