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闻记者
张艺
界面新闻编辑1
在资本市场上名不见经传的捷荣技术(.SZ)正扛起“华为概念股”大旗。
9月6日,捷荣技术已拿下第六个连续涨停板,短短七个交易日,股价累积涨幅超过90%。公司已连发两份股票交易异动公告。
是炒作,还是真实订单支撑?究竟捷荣技术“含华量”几何,能否匹配如此妖的走势?
捷荣技术近几年未披露具体客户信息,就此界面新闻致电捷荣技术,该公司证券部人士回应称,因为跟客户之间有保密条款。
不过,界面新闻查询公开资料发现,当下捷荣技术的“含华量”已远不及市场普遍认为的40%,以六年前的“含华量”来衡量当前走势,显然是不合适的。
当下,捷荣技术股价已来到近六年高位,风险也正累积,龙虎榜显示,量化在出货,游资在接盘。股价最终还要面临向基本面的回归。
值得注意的是,业绩连续亏损的捷荣技术实控人正在进行高达总股本比例29.9%的股权转让,但时间一拖再拖,双方迟迟未能签署正式协议。如今股价大涨后,转让价格未定,股权转让一事也面临变数。
“含华量”在下降
如此被爆炒的捷荣技术,究竟“含华量”几何?
近几年捷荣技术已不再披露具体客户名单,不过,界面新闻查询公开资料发现,当下的“含华量”已远不及当年。曾经华为为捷荣技术的第一大客户,营收占比超过40%,但早有下滑趋势。
捷荣技术年上市,当年的招股说明书中对其与华为的关系有着最为详尽的阐述。
捷荣技术从事的是精密结构件业务,结构件是手机等产品的必备件。
尽管这个行业没有实行严格的生产许可制度,但是大部分品牌商都有着供应商认证体系,只有通过这些大型消费电子品牌商的认证,才能进入供应商体系。
招股说明书显示,捷荣技术在年便建立了华为供应商认证代码,代码有效期为永续。
来源:捷荣技术招股说明书
年前,三星为捷荣技术的第一大客户。自年起华为反超。
那几年国产手机崛起,华为手机更是风光无限。当时,华为手机市值份额逐步提升,在年成为仅次于三星、苹果的全球第三大手机厂家。年至年,在三星手机出货量在下滑的同时,华为手机的出货量分别为5,59.29万部、7,.45万部和10,.66万部。
这几年是捷荣技术与华为的“蜜月期”。
招股说明书显示,年和6年华为均成为捷荣技术的第一大客户,销售收入分别为10.亿元和7.26亿元,营收占比分别为44.55%和9.52%。
捷荣技术对华为的收入来自两家公司,分别为华为终端(东莞)有限公司和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不过,自捷荣技术上市的这一年起,与华为的合作便急转之下,早于华为被制裁的9年。
年年报显示,华为终端(东莞)有限公司在捷荣技术前五大客户排名中由第一位降至第五位,营收金额从.8亿元降至只有0.85亿元,营收占比从超过20%降至5.62%。
同时另一家华为合作方——华为终端有限公司已被挤出前五名单,具体合作金额已无从知晓。
这一年,东莞市欧珀精密电子有限公司(下称欧珀电子)成为捷荣技术的第一大客户,销售金额.97亿元,营收占比超过26%。欧珀电子是OPPO母公司。
捷荣技术6年年前五大客户对比(来源:年年报)
之后,捷荣技术不再披露除第一大客户外的其他四位客户名称,因此其与华为之间的合作也无可查数据佐证。不过,从其年报对大客户的表述中可窥得一二。
年、8年报中,捷荣技术在提到大客户时,顺序是“OPPO、华为、三星”等。这两年欧珀电子为第一大客户。
9年年报中,捷荣技术提到主要客户时,顺序是“华勤、OPPO、三星、LG、GOOGLE、华为等”。这一年东莞华贝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华贝电子)是第一大客户,销售额8.40亿元,营收占比超0%。华贝电子的大股东为华勤技术(.SH),这是一家今年8月刚上市的公司,属于智能硬件ODM行业。
显然,捷荣技术提到的客户名称顺序与双方合作的规模存在着一定关联。而华为9年被放在了第六位,当年第五大客户的销售额不足1亿元。
这期间,华为手机业务也风雨飘摇。9年5月,美国正式对华为实施制裁,因此华为Mate和P系列手机销量暴跌。
自年起,捷荣技术的年报中已不再出现客户名称。
界面新闻致电捷荣技术,该公司证券部人士回应称,最近几年没有披露客户信息,因为跟客户之间有保密条款。
由上可见,华为概念股炒作龙头的捷荣技术目前与华为之间的合作规模或远不及市场所认为的约40%营收规模。此时,以六年前的“含华量”来衡量当前的捷荣科技,显然是不合适的。
不过,从捷荣技术的大客户更替速度来看,一旦华为手机出货量上升,双方合作再升温,未来华为再次成为捷荣技术的第一大客户,也是有可能的。
大比例股权转让计划生变
基本面上,捷荣技术乏善可陈,连亏多年。而其实控人正筹划约0%比例的股份转让,通过资本运作改善公司业绩,但这一计划在一再拖延后,如今面临着价格谈不拢的问题。
智能手机行业出货量下滑趋势仍存。工信部《年上半年电子信息制造业运行情况》显示,上半年我国智能手机产量5.07亿台,同比下降9.1%。
受消费电子行业持续疲软影响,捷荣技术近年已陷入亏损境地。1年至年上半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45亿元、-1.26亿元和-0.47亿元。
去年至今公司的营收规模也在下滑,去年同比下滑超过12%,今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约为9.47亿元,同比降幅超过0%。
为摆脱单一业务对业绩波动的影响,捷荣技术实控人也在谋求转变。其采取的行动是,大比例转让所持股份,引入其他机构资本。
今年4月10日,捷荣技术控股股东捷荣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下称捷荣集团)与受让方深圳中经大有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下称中经大有)及德润世家(深圳)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下称德润世有)签署了《股份转让意向协议》。
捷荣集团计划出让股份.95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比例高达29.9%。
捷荣集团及其一致行动人合计持股数量为1.57亿股,合计持有捷荣技术6.65%股份。因此约0%的股权转让比例是否涉及控股股东及实控人的变更,还需要最终正式协议出炉方知。
然而,原计划在60天内签署正式协议,6月8日到期时延期为天,8月8日到期后再调整为“天内签署正式协议”。
这其中,关于股权转让的核心问题——交易价格迟迟未定。照双方协议,转让价格需在受让方完成对上市公司的尽职调查和内部评估决策后协商确定。
如今捷荣技术股价大涨近一倍后,交易价格将以何标准来制定呢?双方心里都有杆秤。
尽管股权转让未完成,但捷荣技术已按照受让方的思路来开展新业务。
今年6月0日捷荣技术设立了两家子公司。一家是与深圳唯诺信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下称唯诺信)共同出资成立了捷荣能源公司,希望跨界进入储能业务。注册资本万元,其中捷荣技术出资万元,持股比例51%。
唯诺信便是股份交易的受让方所指定的公司。
同日,捷荣技术以万元设立全资子公司捷永投资(深圳)有限公司,以加强公司投资工作的规划管理。
可见,未来新股东将介入捷荣技术的业务之中。新能源和投资业务将是公司的新发展方向。
然而,延期后的股权转让期限又只剩一个月了,届时,交易是否成功决定着捷荣技术未来业务的走向。
捷荣技术证券部人士回应界面新闻称,不清楚股东之间的事,具体以公告为准。
量化在出货,游资在接盘
这家股价大涨后市值仍只有44亿元的公司却吸引了多家机构参与。
今年第二季度,捷荣技术十大流通股东中,有六位机构股东,两家为增持,五家为新进,还有一位自然人股东吴丽清也新进成为第八大自然人股东。
其中,UBSAG(瑞银集团)新进成为公司第七大流通股东。这不是瑞银集团首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