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随着《关于公布第七批浦东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通知》印发,浦东新增18名区级非遗传承人。至此,浦东拥有国家级、市级、区级非遗项目79项,各级非遗传承人人,数量均位居全市前列。
非遗技艺,是衣、食、住、行的民间智慧;非遗传承人,堪称是各派武功的“掌门人”。如何让浦东“老底子”,原原本本地传给下一代?当下让这些“掌门人”忧虑、欣喜的又是什么?小布日前进行了深入调查,先一起来看一段视频吧。
00:57忧虑:生意量少不稳定
在叫卖声不绝的书院镇集贸市场旁,有一位老人常年“摆弄”着榔头、尺规、凿子、手钻等工具,他就是市级非遗项目——“杆秤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潘仁官。
潘仁官从16岁起师从父亲学习杆秤制作技艺,靠此营生已有整整60年。定“叨口”、安“叨子”、铜皮包焊、装“铁钩”、校秤定星、钉星花、打磨上色、安提重绳……潘仁官可谓“行家里手”,制作一杆秤依然要花2个多小时。
店铺内挂着几十杆大大小小的秤:小的可称5公斤,标价40元;最大的可称公斤,“特价”元。“生意比起去年、前年,还是差了不少。”潘仁官介绍道,如今每天卖掉的秤少则一两杆,多则三四杆,下雨天“清零”,月收入不过元。而在10年前,他每天能卖掉十几、二十杆秤,他的老伴也在临近的万祥镇帮忙卖秤,单日合计收入常常可达元。对于销量骤减,潘仁官心如明镜:“现在卖鱼、卖肉都用电子秤,木杆秤没人用了。”
当下,传统杆秤已退守到极小众领域:除了中药房、金店外,有些上海人家乔迁新居,还是会向潘仁官买杆秤,寓意“称心如意”。当然,这些生意不仅量少,也极不稳定。“没生意,就没人学。”至于还有多少同行,潘仁官掰手指头算了算,“南汇做秤的本地人,就我一个了。”
与七旬潘仁官境遇相仿的,还有惠南镇的70后祝军。作为今年最新认定的“浦东喜庆剪纸习俗”代表性传承人,祝军在20多年前的剪纸收入,有时半个月抵得上别人一年工资。
21世纪初,他一度在上海城隍庙开设一家剪纸商店,但很快遭遇一个强劲对手:更便宜、更高产的机械印刷和电脑制作剪纸。祝军回到浦东南汇地区,在为民间婚俗、商店开张制作喜庆剪纸的同时,还在祝桥镇关帝庙中,从事丧俗纸扎凿花和剪纸品制作。
对于获评传承人,祝军未见多少欣喜,反而是沉甸甸的忧虑感,他坦言:“现在没有过去的文化环境和市场条件了。单靠剪纸,年轻人生存不下去,也就很难学出师。”
欣喜:政府给补助职校“收徒弟”
如何让年轻人安心学艺?一些“掌门人”提议,政府是否可以给予一定的补助。小布发现,作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的浦东三林镇,对于辖区非遗传承人的扶持办法中,早有此类创举。近年来,三林镇文化服务中心以编外人员的聘用形式,对“龙舞(浦东绕龙灯)”“瓷刻”“海派盆景技艺”等项目多名处于退休年龄的非遗传承人,每月给予一定的资金补助。
以刀代笔,以瓷当纸的“瓷刻”,是张宗贤的家学,并从晚清传承迄今。作为非遗传承人,张宗贤的工作室,就位于三林老街上的文昌阁内。游客走进这幢飞檐翘角的传统中式建筑,就能欣赏到琳琅满目的瓷刻作品。瓷盘上刻画的内容有书法,有十二生肖,还有包括张宗贤本人在内的上海非遗传承人群体。
“用‘瓷刻’表现名上海非遗传承人,是上海市文旅局交给我的任务。”今年70岁的张宗贤表示,“政府给我们补助了,我们非遗传承人,就是应该给社会多留作品。”他介绍,三林镇文化服务中心还主动联系大、中、小学校,一方面为非遗传承人寻找走进更多校园,传播推广非遗文化的机会,另一方面也让他们通过讲课增加一份收入。更令张宗贤感到欣慰的是,他的徒弟王英也获得了相关补贴。最近,张宗贤还联系上了上海市群星职校,预计在下半年就会前去开班教课。
创新:非遗食品上淘宝入“云端”
事实上,浦东如今的非遗传承人群体,并非大众印象中的“白发苍苍”。小布获悉,名浦东非遗传承人中,80后有7人,90后也有1人,传承项目有“琵琶艺术·浦东派”“兰花栽培技艺”“针灸疗法(杨氏针灸疗法)”等,非遗技艺成为他们大部分人的主业。
在最新认定的非遗传承人中,就有年出生的金瑞军。作为“三林酱菜制作技艺”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他在三林老街上经营的三林老字号酱瓜店,是“舌尖上的浦东非遗”的招牌之一。从上幼儿园起,金瑞军就跟着大人学做酱菜,17岁时正式以此作为职业。
金瑞军告诉小布,制作三林酱菜是一个辛苦活,不同的时间做不同事情,既“靠天吃饭”,也需要丰富的经验。比如,目前正处于多雨的黄梅季节,不适合腌蔬菜,更适合做酱。
“过去,很多同龄人不理解:‘你小小年纪,怎么在做酱菜?’现在质疑少了,我的家人也常来店里帮忙。”金瑞军笑着说,“卖酱菜还算能赚点小钱。”他表示,虽然现在经济条件改善了,早餐的种类变得越来越丰富,但是人们还是把酱菜看作是最熟悉的味道。即便是年轻一辈,许多人依然时不时选择吃一段酱菜泡饭。金瑞军认为:“大家的生活中,传统酱菜还是有一席之地的。”
发扬非遗不仅靠老经验,也得靠新思想,金瑞军就发挥了敢闯敢拼的年轻优势。近期,他尝试用三林的另一种非遗食品——三林崩瓜为原材料制作酱菜。崩瓜皮太薄,腌酱菜很难获得嫩脆的口感,过去少有人去“跨界”,但是金瑞军卯足了劲展开技术攻关。金瑞军还在淘宝上开设网店,他笑着说:“开网店我没有团队,就我一个人在‘小打小闹’,但至少每天都有人来买。”
小布发现,除三林酱菜外,还有高桥松饼、龙潭酒酿、牛肚咸菜、三林崩瓜、凤露水蜜桃等10余种浦东非遗食品,在不同线上平台开设网店。三林本帮菜、下沙烧卖、周浦羊肉等非遗食品食肆,则广布在浦东的街头巷尾,为城市街头增添“烟火气”。在非遗传承人坐镇之下,无论是转战淘宝还是微店,还是依时令还是流行趋势创新食材内容,不仅为非遗技艺赋予全新内涵,让非遗传承人过上小康生活,也让“舌尖上的非遗”与普通市民走得更近。
展望:政府搭台让老技艺适应新时代
小布从浦东新区非遗保护中心获悉,浦东新区自年起,对辖区大批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开始立项进行抢救保护。截至今年6月,全区现有79个项目已列入保护名录体系,涵盖传统技艺、民俗、民间文学、传统戏剧、传统医药等非遗10大门类。在全区36个街镇中,已有29个街镇立项保护,覆盖率为76%。其中,有8项列入国家级名录,35项列入上海市级名录,36项列入浦东新区区级名录。
全区现有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9人已去世),其中国家级5人,市级46人,区级人。现有市级非遗保护传承基地5个,区级非遗保护传承基地13个,区级非遗保护传习所9个,涵盖学校、社区、文化团队等各个领域。
为非遗传承人找徒弟,浦东相关职能部门也做出了努力。国家级非遗项目——“上海绒绣”,长期面临着传承队伍青黄不接的问题,传承人平均年龄已达60岁。为此,今年浦东启动了“上海绒绣振兴五年规划(—年),内容包括在高桥镇建立上海绒绣振兴示范基地,在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建立非遗重点实验室,在上海视觉艺术学院建立上海绒绣培训基地,在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建立共同保护和研究基地,还包括与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联合建立实训基地。此外还将推出青年人才扶植计划,鼓励技艺精湛、符合条件的中青年人,申报并进入“上海绒绣”传承人队伍,挖掘和培养新生力量,形成合理梯队。
非遗不能成为存在于博物馆里的古董,唯有真正走进当代人的生活,方能源远流长。此外,为改变浦东非遗产品势单力薄、合力不足的状况,新区也打造了集中展示平台。近期,“浦东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