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资源“共享”,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共享单车。的确,这是当今信息技术时代,发展最猛、受众面最广的共享物件了。不是说站在“互联网+”的风口上,母猪都能飞上天吗?共享单车便是翱翔于天空的一只小家禽。只不过,飞的秩序有点乱。刚开始觉得这事挺美的,共享单车解决了城市“最后一公里”,成为很多人出行的最爱。但时间稍长,便好景不再,城市的街头、路边、胡同、广场、公园,乃至犄角旮旯,到处都是七零八落、支离破碎的单车,有的地方收容的单车堆积如山,或形成一片车海,就像垃圾一样充斥着城市空间,成为一种社会公害,这就不得不让人反思了。看上去很美的新生事物,为什么会沦为这般光景?问题究竟出在哪儿?城市管理者、单车运营商、市民用户各承担什么责任?板子到底应该打在谁的屁股上?如果这些问题厘不清,共享单车恐怕也就走到头了。
城市资源共享存在很多壁垒或鸿沟,如果得不到切实的破解或逾越,“共享”就只能止于“共想”。其实,资源共享模式在广大农村地区早已司空见惯,只不过叫法不一样,资金融合的模式也有差异。就拿我曾经生活的村庄为例,小到镰刀、锄头、杆秤,大到自行车、摩托车、三轮农用车,基本都是共享的。只不过是以“借用”的名义,但这种“借”是相互的,补缺型的,今天你借了他家的东西,明天他借了你家的东西,大家花钱买不同的商品,互相交换着用,人人心里有杆秤,总体上保持着一种平衡,并不存在“欠账”问题。这明显就是一种共享模式,真正达到了物尽其用、互便互利之效。
然而,在城市就没有这么简单了,因为城市太大、太复杂,共享融合起来就需要翻越一座座山峰、跨过一片片岛屿,就像《红楼梦》中凤姐所讲的,“大有大的难处”。
就拿北京这座特大城市来说,停车是一大难题,供需矛盾十分突出。据统计,居住车位失衡缺口高达万个。着眼于潮汐特征,共享停车问题被提到议事日程上了。理想状态下,通过错位共享停车位(比如,许多单位的自有停车位夜间利用率很低,有的只有20%左右),停车难的问题可以大大缓解。但现实情况是,“共享停车”听着不错,落地难矣!为何?有价格因素,习惯于免费停车的居民,宁可违规停在马路牙子上,也不愿掏钱共享;有安全考量,大多数单位停车场或车库都是办公区的一部分,向社会开放,出了问题谁负责?总而言之,只有三个字:“不好办”。说来说去,还是传统思维没有跟得上互联网发展步伐,从顶层设计到基层实践,都显得缺少创新。坦率地讲,阻碍和沟坎肯定是有的,但成功的范例同样也有。像朝阳门街道同辖区写字楼物业合作解决停车难问题,就实现了“双赢”。海淀满庭园利用“智能车位锁+专门APP”新技术,让共享便捷又有序。
还有一个很大的共享范例,即京津冀数字经济新融合。数字时代,数据无疑是重要的原材料和生产要素。在发掘数字经济新蓝海,赢得发展主动权方面,有着天然优势的京津冀地区自然当仁不让。特别是北京,作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高科技企业集中、创新资源丰富,对整个区域具有很强的辐射能力。基于此,京津冀地区不断夯实网络与信息服务基础设施,为三地发力数字经济铺平道路。时下,京津冀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建设顺利推进,三地已经签署了诸多细项合作协议,致力于构建统一、共享的区域城市服务平台,以带动更多行业与企业开放数据、利用数据、共享数据,真正释放数字经济的新动能。
由此可见,“共享”既不是一个筐,什么东西都往里装,也不是仅限于心动而不行动的“共想”。只有以系统思维汇聚全力,以为民之心攻坚克难,在政策框架内充分地自主创新,因地制宜地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让“共享”走出窘境,使“共享”在“共想”中羽化蝶变,于共赢的新风口翩翩起舞。
文/董聚山
图片来源于网络,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