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根杆秤量良心,代表公平公正公道,竟然诞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郑华国 https://wapjbk.39.net/yiyuanfengcai/ys_bjzkbdfyy/791/zx/

我们都知道,我国古代使用的杆秤一斤是十六两制的。

相传杆秤最早是由木匠祖师爷鲁班发明的,杆秤上刻制的十三颗星花则是根据北斗七星和南斗六星的数目定制的。后来商圣范蠡又在杆秤的末端加了福禄寿三星,告诫人们在双方交易的时不能缺斤少两。寓意短一两则命中少福,短二两则命中禄,短三两则命中少寿。

范蠡这样做的目的无非是想在道德层面上拘束人们守诚信、不欺诈。

秦始皇灭六国后,统一了全国的度量衡。衡器从那时起,就有了一斤等于十六两的法律规定,这种秤就是典型的十六金星称。

一斤为十六两,那半斤就等于八两,于是“半斤八两”这句成语就诞生了。因为半斤与八两轻重相等,所以用半斤八两来比喻彼此一样、不相上下。

那么另一个成语“一推六二五”又是怎么来的呢?原来这也是和过去使用的老秤有关。过去的老秤是十六两为一斤,而我国传统的计算工具算盘又是十进位的,这样换算起来非常地麻烦。如何在算盘上计算,智慧的人们发明了一种名叫“斤秤留”的方法,用一整套口诀来实施16两制的十进位。在算账打算盘时,都会很流利地唱出这样的口诀:“一退六二五,二为一二五……”。这个口诀就叫“斤秤留歌”或“截两为斤歌”。

那么有人可能会有疑问了,古人是不是傻,既然十六两制的算起来如此麻烦,为何不将十六两制的改成整数十两制的呢?

这就和古人的“天时观”有关了,古人认为人不能违背天时。天上星宿北斗七星、南斗六星,这就是“天时”。再加上福、禄、寿三颗星,总共十六颗星。

民国时曾推广一斤十两制,可惜没有成功。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后期,温州人姜周元先生提出一斤十两建议,得到中央工商行政管理局的重视。年,中央工商行政管理局在全国多个地方试点的基础上,开始在全国实施衡器的计量全面改革,普遍使用十两秤。年6月25日,国务院发布《关于统一计量制度的命令》确定米制为全国基本计量单位。

随着一斤十两制的全面普及使用,“一退六二五”渐渐地演变成“一推六二五”。“一退六二五”的原义逐渐退出了历史的舞台,而次生的意蕴“一推六二五”却变成了一个成语,用来表示一推了之、不负责任。

如果你喜欢我的作品,请帮忙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hy/7543.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