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见为实吗我们是如何看见世界的色彩的

当出现一条不可置信的新闻时,我们会以眼见为实的“实”来作为判断的标准,我们始终相信将自己的眼睛看到的事物作为一杆秤。但有些引起全网讨论的小测试,我们逐渐意识到我们被自己的眼睛“欺骗”了,出现了“视错觉”现象。由于颜色的变化,大脑的思考作用让我们觉得原本静止的物体正在无止境地运动。那么,颜色到底是怎么来的?

颜色是怎么来的

眼睛能看到物体主要依靠三个组成部分:角膜、晶状体和视网膜。晶状体可以自由变形,来调节焦点,而角膜则是对光线进行弯曲处理,使外面的光线经过合适角度的折射后被眼睛所看见。我们知道的近视或远视就是晶状体出现了“故障”,无法使焦点落在视网膜上。经过晶状体和角膜的正常调节,光线可以聚焦在视网膜中,这时候在感光细胞的作用下,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电信号经由神经节细胞,最终传到大脑的视觉皮层,分析后即会形成图像。而形成颜色的重要步骤是感光细胞的作用。感光细胞包括视杆细胞和视锥细胞。视杆细胞主要反映光线的强弱,对光线的波长则没有感知能力。而视锥细胞则主要对不同颜色进行感知,蓝视锥主要对短波响应,红视锥主要对长波响应,而绿视锥介于短波和长波之间。

而颜色到底是怎么形成的呢?当特定波长的光照射在我们的视网膜上时,三种视锥细胞同时进行相应,根据不同视锥对光线的感知度,就可以得到一组由三个数值组成的参数,这组参数作为电信号传递到大脑的视觉皮层后,大脑就会对这组数字进行分析,与特定的颜色对应后,形成颜色的感知。

不可见光是什么

人眼所能识别出来的颜色属于可见光的范围,可以由人体含有的三种视锥细胞所响应得到特定的颜色。而波长超过我们人眼所能看见范围的,即被命名为“不可见光”。可见光的波长范围分布在~纳米,而不可见光的波长范围要大得多,其中就包括了我们熟知的紫外线、红外线。蝴蝶比我们能看到更多颜色,主要是因为蝴蝶拥有更多的视锥细胞,能够识别出更多的波长,进而看见更多颜色。

人类的好奇心总是无止境的,从来没有放弃过对于不可见光的探索,发明出了夜视仪等工具用以收集红外线或是其余不可见光,逐步探索世界的奥秘。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hy/7342.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